皇帝大婚,国之要事。
至嘉正十年春,祁晏过完了十七岁生辰后,这桩婚事才筹备完成,三月初七,便是帝后大婚之时。
祁晏无疑很喜欢白玉姝,在这个女孩从几千人中脱颖而出,确定会成为他的妻子后,他就总是会在是芝面前提起她。
江南白家也被赐了承恩公的爵位和府邸,居于丰都,让白玉姝可以安心在府中待嫁。
祁晏在重重保护下,也只能偶尔出宫,而每一次,他都会去见白玉姝,不能见面的时候,他也经常与她通信,送她亲手雕刻的礼物。
是芝不知道祁晏能不能一辈子对白玉姝如此钟情,可至少这个时候,年少情浓,只为一人。
她难免的,会想到祥云。
前世祁晏为了这个女孩,和母亲彻底决裂,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期望用死亡来惩罚他的母亲。
而今生,两人是青梅竹马,祥云在他身边颇有几分体面,可他却对祥云没有丝毫爱意念头。
至于祥云,同样没有喜欢上祁晏。
祁晏娶妻对她没有任何影响,她甚至参加了是芝的女官选拔,入了最终榜单,从宫女成为了女官。
是芝也不由感叹命运的奇妙,不过这样看来,倒也不错。
这场女官选拔,最终被是芝录取为官的不算多,只有三十三人。
不过也正是这三十三人,开启了大昭女官之路,不是在后宫为妃嫔辅助的女官,而是担任前朝各部门职位,日后有资格进入明光殿的,女性官员。
大昭没有科举,男子入朝为官,只有家族举荐和地方推举,他们虽然也会考试,但考试更像是一种观察的手段,并没有什么权威性。
因此,这次女官选拔,是芝化用了科举的一些制度,从各方面设立了八场考试,把参选女孩们的实力摸得清清楚楚,最终留下了最优秀的三十三人,将她们分配进各个部门。
为了保障她们的权益,是芝特意设立了督查司,不管有什么事,都可以直接报到她面前来。
洛云枫的女儿洛乔,在是芝看来,是这三十三人中的头名,虽然说不愧是洛云枫的女儿,对她来说不公平,但这个女孩若不是洛云枫的独女,她不会被教养成极适合官场的样子。
洛乔有点像原身,她有着灼人的美貌,和无处安放的野心,她同样天资聪颖,同样备受父母宠爱。
乍一看,洛云枫夫妇都是雅正淡泊的性子,可从他们将女儿教成这样,便知他们不像表面那般无害,也不愚昧,更不顽固。
他们宁愿将女儿培养成野心勃勃的食人花,也不想她成为只能依靠着别人的菟丝子。
要叫是芝说,这才是聪明人。
这样的时代,把女儿教得霸道些,总好过受人欺负。
洛乔倒不算特别霸道,她只是很聪明,从小就饱读诗书,又有个愿意把朝堂之事当故事讲给她听的父亲,和一个喜欢用各种历史来教她避免愚蠢念头的母亲。
洛云枫是文人清流的领头人,可他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在当下的世俗眼光里,洛乔继承不了他的政治遗产。
连他夫人的娘家都暗示他纳妾生子,只因乔夫人生育时损了身子,洛云枫却硬是顶住了所有压力,践行着求娶乔夫人时的承诺,此生绝无二色。
换来的,当然是家族对他很是不满,早早就开始培养下一代,减少了大半在他身上的资源,即使洛云枫已经位极人臣。
话题扯远了,反正这注定了洛乔长大后,与很多女子都不一样。
她没有上升的渠道,就算她才华盖世,也连做微末小官的机会都没有,而洛云枫没想过让她高嫁,或者她不嫁都成,他能保证女儿一世无忧。
直到是芝公开为祁晏选后,洛乔看到了机会,她不能做官,可她能当皇后,将来做太后,学着赵太后那样,改善天下女子的困境。
因此,她不顾父母反对,参加了皇后的选拔,可惜最终败给了白玉姝。
她回家闭门不出大半个月,让洛云枫和乔夫人都急坏了,却也不知该怎么安慰女儿。
没想到峰回路转,是芝对洛乔发出了邀请,这一次,是女官选拔。
洛乔没有一点犹豫就来了,她再次全力以赴,以相当漂亮的成绩,成为了第一届“钟英榜”的头名。
是芝称她为,状元。
洛乔也是女官中,唯一入了翰林院当学士的,一有是芝的力保,二有洛云枫的加持,洛乔承受住了压力,从一开始坐冷板凳到史学渊博被征用修史,慢慢站稳了根脚。
原本的小宫女祥云,她胆大心细,是芝将她安排进了大理寺做主簿,她对整理记录大理寺的案件如鱼得水,没有丝毫惧怕。
倒是祁晏,想把这个小青梅调职到更清闲无害的部门去,祥云却拒绝了,表示自己很喜欢大理寺查案的工作,祁晏只能作罢。
还有一个叫许嫣然的女孩子,不受家中重视,拼尽全力也要来选拔女官,她文采不够好,却是女孩们里对数字最敏感的人,刘歇慧眼如炬,相中了这个好苗子,把她要过去了。
另外的三十位女官,也都如水滴一般,汇入了大昭朝廷各个部门,没有溅起任何水花,让是芝惊讶的是,虽然考试时这些女孩子性格各异,但成为女官后,她们都很擅长忍耐。
不管是来自上司还是同事的刁难,她们都表现得很是坚强,没有一个受不住压力不想干了的。
是芝很欣慰,也很心疼,她知道这些女孩是为了什么坚持下来的。
她们是第一批走到朝廷部门里的女官,在此之前,六部九寺五监从来没有过女官的位置,而现在,是芝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让她们得以碰触到权力的一部分。
即使现在,她们都只能在这些部门里当最微不足道的小官,来自各方的压力几乎能将她们压垮,她们也绝不能倒下。
如果她们害怕了,退缩了,把可以碰触到的权力拱手相让,把是芝撕开的口子给合上,她们会视自己为罪人。
她们必须给后来者做榜样,让全天下都知道,女人有才学有品格有志向有能力,她们不该只能在后院里虚度光阴。
女官之路由她们开启,绝不能也由她们终结。
是芝能看到这些女孩们破釜沉舟的决心,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全力给予她们公平。
这边女官们的事业刚刚起步,另一边,祁晏和白玉姝也终于大婚。
无论如何,这都是在向全天下宣告,皇帝已经成人,可以亲政了。
许多朝臣们摩拳擦掌,要么准备帮着太后,要么准备投靠皇帝,反正是做足了准备,要斗上一场。
古往今来,不管能力好坏,帝王都喜欢将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而不是让代为摄政者继续控制他。
就连洛丞相和赵太师,都做好了为这对母子拉架的准备。
然而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他们这位皇帝,似乎并没有迷恋上权力。
大婚之前他是什么样,大婚之后他还是什么样。
他没有兴致勃勃地夺权,也没有要迫不及待跟母亲对着干,他才刚刚成亲,最喜欢的是跟皇后一起过二人世界,对着如花似玉钟灵毓秀的妻子他都能多吃一碗饭,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去跟那些老树皮朝臣们打交道。
连是芝都有些讶异,她也不扭捏,直接找到祁晏,问他想分她手里哪些权利,他既然亲政,那就也能做些实事了。
不过她刚选出一批女官,不能就此撒手不管,她得至少保留一半实权,为她们保驾护航。
交给别人,就是他这个亲儿子,她都不放心。
祁晏并未因母亲的直白而不悦,反而表示,他觉得就像以前那样便好。
他认真道,“母后这么多年来从未有一日懈怠,将大昭治理得这么好,为什么要因为我大婚了,就还政于我呢?母后的才能我比谁都清楚,我不想您就这般退回深宫,您继续掌权,才是对大昭最好的。”
是芝这下彻底惊讶了,“你真的这么想?”
少年皇帝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儿臣尚年少,若没有母后辅佐,一个不小心做了错误决策,就会让百姓受难,母后,儿臣请您还像以前那般,大昭只有在您手里,才会越来越强盛。”
他很真心实意地又道,“这些年,不管是开通贸易,令四境外各大异族臣服,还是从海外寻回新良种,使得百姓能填饱肚子,都是您的丰功伟绩,儿臣都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
“儿臣有时候都会想,若是您来当这个皇帝,定是一代明君,儿臣根本比不上您。”
“就知道胡说八道。”是芝用力拍了下他的背,却是忍不住喜笑颜开。
从小养到大的孩子,如此信任她,怎么能让她不开心呢?
是芝想,她把这个孩子养得很好吧?现在怎么看,都是一副长命相呢!
祁晏看着母亲的笑容,也忍不住笑,“母后,谢谢您。”
谢谢您在我小时候,扛起本属于我的重担,谢谢您以爱意浇灌,让我快快乐乐长大,谢谢您总是能理解我,不逼我做任何事。
在母后面前,他可以永远当个孩子,帝王是孤家寡人,可他不是,他有着全天下最好的母亲,有她在,他永远不会孤单。
是芝愣了一下,忍不住用双手揉了揉他的脸,“怎么还跟小时候一样可爱啊?”
祁晏的脸一下子就红了,他无奈大叫,“母后,我都是成过亲的人了,您不能再这样了。”
是芝哈哈大笑,“谁叫你是我儿子。”
这句原身经常说的话,曾经带给祁晏的,都是刻骨铭心的伤痕,而现在,祁晏心中没有丝毫来自母亲的阴霾。
是芝想,小孩子嘛,养成这样才是最可爱的呀!
诸多朝臣摩拳擦掌,非常愿意为了他们陛下,跟权倾朝野的太后斗一斗,奈何他们的陛下没这个意愿,也不愿接受他们的挑拨。
皇帝大婚亲政,不仅没能卸掉太后的权力,把她赶回深宫,反而让她继续掌权,做一人之上的太后。
之前她施行的所有政令,都能继续运转,她搞出来的女官们,也因为有她这个靠山,开始在各个地方站稳了跟脚。
除了太后的名义,她跟个皇帝都没什么区别了。
这让不少人都特别失望,可祁晏就愿意敬着让着自己母亲,就是没有要争权夺利的意思,他们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些顽固分子愤而辞官,想以此给这对母子施加压力,结果是芝和祁晏都没有挽留他们,经过这么多年经营,人才她有的是,填补上空缺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发现自己这些人罢官对是芝来说毫无影响,他们差点气吐血,却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是芝的确不在意某些固执认为女人当政天下大乱的人想法,她将大昭治理得是好是坏,自有天下百姓来说。
时间便这么缓缓流逝。
嘉正十三年,是芝正式启用科举选拔第二届女官,这一次,被她完善的制度在大昭十一道铺开,有志向有才学的女子,有上一届女官为指引,都参加了这一次的考试。
相对于第一届女官稀少的人数,这一次,钟英榜榜上有名的人,达到了一百人。
这一百人,可以说是全大昭的精英女子,她们来自勋贵、世族、清流、寒门各个阶层,经过了重重考验,才在重光殿被是芝召见。
是芝亲自出的考题,她知道有多难,能通过的女子都不一般。
女子当官任重而道远,便是这一次选出一百人,在朝廷中都有过争议,独掌权力千百年的男人们,根本不想女人也成为竞争者。
是芝和洛乔等几个已经能走上明光殿的女官顶住了压力,保留了一百个名额。
因此,这一百人,必定都有着真才实学。
在看到其中有几张中年女子面孔的时候,是芝有些惊讶,也有些欣慰。
她知道,这只是刚开始,当三年一度的科举成为女子选官目标后,全天下的女子都会知道,她们这一生不只有相夫教子。
她们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不管如何艰险,她们都必须走下去。
同年,白玉姝诞下了祁晏的长女,是芝为她取名为祁珺。
这个孩子出生后,占据了小夫妻的全部精力,祁晏甚至都不想处理政事,只想跟妻子一起,时时刻刻看着孩子。
白玉姝都比他有出息,作为皇后,她出了月子就继续接手宫务,还经常联络朝廷命妇们,为推动女子多些权益而奋斗,每天都过得极为充实,不像他,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