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再也不走了。”
莹尘聚在两人身旁,一抹光洒在金佛上。
“阎罗王告诉我,有一个姑娘还在人间等我。”
—
冬雪飘落,洛宋淮终于穿上了那件衣裳。
它很合身,针脚密,一丝寒气都钻不进。
林熹桐从书坊东家口中听闻洛宋淮的医书为人喜爱,虽不是洛阳纸贵,却也在一些医者间流传。
甚至有人去书坊问他,此书可有续。
此话,东家也问了林熹桐。
“有的。”
她如此回答。
余生漫长,一定会有的。
春风十里,草木青翠。
这是林熹桐在京城的第四个年头。
盛春之时,林熹桐辞去医官之职,离开太医院。
红墙翠瓦,林熹桐并不留恋这个地方,却心里念着这儿的人。
“在太医院好好的为何要突然离开?”
林熹桐的决定于沈玉仪来说实在突然,无数医者渴望能进太医院为医官,这是一件极好的差事,可林熹桐却忽然来告别。
“这不是突然。”
林熹桐抿唇,心里虽有点不舍,却还是执意要走。
“其实这件事我想了很久,我也在等这天。天下之大,我不想只留在这儿。”
沈玉仪自知强留不住林熹桐,宫墙耸立,她也清楚这或许是两人的最后一面。
“你心向天地,本就不该被困住。”
其实在心里,沈玉仪还是有些羡慕林熹桐的。一生自由畅快,这是她做不到的事。
她常画山水,却很少亲眼看过高耸入云的山与潺潺流淌的水。未曾目睹,画不成真。
杨世筠将林熹桐抱住,不想让她走。
“林太医能不能不要离开?”
他只知道自己往后再难见到林熹桐,便忍不住心里的不舍。
“宫外的日子或许艰难,林太医一个人就不害怕么?”
林熹桐蹲下身子。
“所以殿下将来一定要做一个好的君王,励精图治,天下得以安宁。如此,这世上所有和我一样在天地漂泊的人儿才能安康幸福。”
为君为医,这是两条不一样的路,也从来都不是康庄大道。
杨世筠年岁小,尚不知为君之路艰难,林熹桐希望他不要害怕,更希望多年以后,他会是一个受人敬仰的君王,天下人能赞颂他的功绩。
“父皇老师都和我说将来要做好的君王,林太医的话我也会记住。”
杨世筠接着说:“等我长大时,林太医一定要记得来看看我,告诉我究竟做得好不好。”
—
湖中莲花盛开时,林熹桐与洛宋淮终于离京了。
她与京中所有相熟之人告别,他们虽有不舍,却皆祝她前路安康,待重逢之时。
故乡虽无亲人,可两人还是决定先回永州,来日再向南而行。
林熹桐靠在洛宋淮肩上,车马行得慢。
“再过几年我想回到永州,建一个你和我的医馆,收许多学生,教他们学医。”
洛宋淮笑了笑,在她发间落下一吻。
“那我平日里可得多卖些字画,多挣些银两。”
林熹桐抬眸,拉住他的手。
“我将太医院的俸禄留着,等将来建医馆用。”
车帷翩动,远处湖面金光入眼。
林熹桐昏昏欲睡,笑得甜。
“洛宋淮,你能在我身边,真好。”
洛宋淮也靠着她。
“但愿长年,佳人相与,春朝秋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