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冬日,虽有寒意,却挡不住洛阳城的喧闹。宫中的长信钟刚刚响过三声,一声高过一声的喜讯便传遍了整个宫苑——金吾卫大将军杨玉珑,奉天后之命率军远征北境,昨日终于捷报传回,已率军凯旋,正在归途。
消息一经传开,司衣宫顿时沸腾起来。
司衣宫内,女官宫婢忙碌的纺机声一时竟被低声的议论声取代。柳凝儿坐在绣案旁,认真处理着一匹新进的云锦,却也侧耳听着周围人的谈话。
“你们听说了吗?杨将军凯旋而归呢!”一个年轻的司衣宫女兴奋地低声说道。
“当然听说了!”另一个宫女连连点头,语气里满是敬佩,“杨将军真不愧是咱们大唐的巾帼英雄,率军大胜,这份功劳,朝中的所有男将军也难以企及吧。”
“可不是嘛,我还听说,天后陛下早就对杨将军恩宠有加,这次班师回朝,定然要加官进爵。”
旁边有个年长的女官忍不住皱眉训斥:“别只顾着闲话,手上的活儿别落下。天后陛下可没空听你们瞎叨叨。”
可话虽这么说,她的手却也顿了一下,显然心中也为这喜讯感到欢喜。
柳凝儿听着众人的议论,手中的功夫停顿了片刻。她面上虽没表露太多情绪,可心中却早已翻起了涟漪。
“杨玉珑要回来了……”她在心底默念了一遍这句话,竟生出些许不知名的欢喜。
心绪飘远。她忍不住想起了小时候,那些孩童玩闹的时光,那个教她爬树摘果子的人,如今竟已成为声名远扬的大唐将军。
众人话题渐渐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柳凝儿却再难集中精力。
她放下笔,转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枝头落下的几点残雪,心中竟生出几分期待:两年过去了,玉珑的模样不知变成熟了吗?待她凯旋归来,她能远远地见上一面吗?柳凝儿竟控制不住心底的一丝雀跃。
“凝儿,你呆呆的想什么呢?”有人敲了敲她的桌案,凝儿一抬头,见是笑吟吟的司宝司江采蘋,她手里搭着一些饰品,想必是来搭配衣物的。
柳凝儿回过神来,垂眸掩去眼中的情绪,连忙答道:“没什么,只是听她们说杨将军凯旋,有些激动罢了。”
江采蘋目光微微一闪,唇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杨将军立下如此大功,天后陛下定会有赏赐,说不定,你们很快便能在宫中见到她了。”
柳凝儿一愣,随即低头掩饰自己嘴角的弧度,心中暗自祈祷:若真能见到……那该如何祝贺她呢?
与此同时,安平公主的宫殿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侍女端着茶盘走进内室,轻轻将茶盏放在案几上,抬眼看见安平公主正伏在书案前练字,动作从容优雅,却隐隐透着几分神采飞扬。侍女略一犹豫,还是开口问道:“公主今日似乎格外高兴,可是有什么喜事?”
安平抬手搁笔,抬眼浅笑,声音温柔如潺潺溪水:“你倒是会观察,本宫的确心情不错。”她顿了顿,眉间微微一挑,“想来你也该听说了,杨将军班师回朝的消息。”
侍女轻声答道:“杨将军大胜归来,确是件值得庆贺的事。不过,看公主这神色,莫非……不仅仅为此欢喜?”
安平略微一怔,随即轻笑,眉目间的欢愉掩不住:“你这丫头,倒是心思细腻。”话虽如此,她却并未多言,只是将案上刚写好的字幅摊开晾干。那字迹端秀稳重,透着与她气质相符的温婉。
“备上一壶清茶,本宫要去长生殿见母后。”安平站起身,衣袖微扬,步履依旧不紧不慢,尽显从容。
侍女提醒道:“公主,外头风凉,还是多添件披风吧。”
安平微微颔首,顺从地披上了侍女递来的轻裘,这才带着一份优雅与笃定,缓步向长生殿走去。
长生殿内,武曌正批阅奏章,神色淡然威严。内侍低声通传后,她抬头望了一眼,轻声道:“进来吧。”
安平拾步入殿,朝武曌恭敬行礼:“母后安好,女儿听闻杨将军凯旋归来,特来向母后道贺。”
武曌放下手中的朱笔,注视着面前端庄的女儿,眼中露出几分温意:“安平,你倒是比朝中那些老臣还关心得紧。不过是一次胜仗,至于让你亲自跑来?”
安平微微一笑,声音平和却不失真诚:“母后,女儿只觉此事不凡。杨将军不仅护住北疆,还迫使北境割地定期纳贡,这是何等的壮举?她为国征战两年,女儿心中敬佩,特来向母后献一杯喜茶。”
武曌闻言轻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杨玉珑此人,忠勇无双,确实是我大唐栋梁。此次班师回朝,本宫自然要好好赏她。”她顿了顿,目光微沉,“不过你这丫头心思藏不住,今日特意前来,怕不只是为庆贺吧?”
安平垂下眼帘,微微一顿,随即淡然一笑:“母后多虑了,女儿只是想在设宴时与杨将军叙叙旧。她多年来戎马在外,如今得胜归来,总算可以稍作歇息,实在替她高兴。”
武曌注视着安平,眼中闪过一抹深意,语气平静却意味深长:“叙旧也好。杨玉珑确实劳苦功高,但她身在军中多年,是时候换个位置了。本宫已在考虑让她入朝任职。”
安平抬眸,目光中隐约带着几分担忧,却很快收敛心绪,声音依旧温柔:“母后英明,杨将军无论在朝在军,都会是大唐的功臣。”
武曌点头,似乎对她的回答颇为满意,低声道:“你倒懂事。记住,无论心里如何想,都不可露出半分情绪。朝堂之事,你该明白其中深意。”
安平微微颔首,脸上的笑意隐隐多了几分克制与深思:“女儿谨记母后教诲。”
离开长生殿后,安平公主站在宫道上,轻抬眼眸望向远方,微凉的风拂过她的衣襟,却拂不去她心底的那一抹波澜。
回到宫中,安平公主独自坐在窗前,托腮望着天边的晚霞,心中却如翻江倒海一般:“若杨玉珑真的不再掌军,母后的安排会是什么?”
她知道,杨玉珑的归来,或许意味着一场更大的风波,而她愿意在这其中,默默为她守护一片安宁。
当天傍晚,洛阳城的夕阳将整个宫苑染上了一层暖橙色,杨玉珑凯旋归来的消息在宫中彻底传开,每个人心中都燃起了不同的期待。
司衣宫中,柳凝儿站在宫墙下,抬头望着天空的归鸟,目光渐渐变得清亮。
而天后的长生殿中,武曌负手而立,望着窗外的落日,低声呢喃:“杨玉珑,这次凯旋归来,你是否已明白,本宫的期望。”
北风呼啸,冬雪渐歇,洛阳城的一切,正在等待着那位凯旋的巾帼将军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