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冷哼一声,“你确实不是个好的,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打量朕宠你,不会对你做什么是吧?来人啊,六皇子行事不端,性格卑劣,见不得兄长们好,重打五十大板,死活不论!”
“等等,”六皇子当即开口。
“怎么?这会儿怕了,晚了!”皇帝盯着他的目光,简直要冒火,死孩子,他这是不把天捅破一个窟窿不罢休是不是?
“启禀父皇,儿臣接受惩罚,但儿臣还有话没说完,有证据没上完,请让儿臣说完,再惩罚不迟!”六皇子铿锵有力道。
那气势,让皇帝都怀疑侍卫统领打人时,是不是留手了,他怎么一点都不知道疼,居然还越说力气越足,还是打轻了。
要是直接打晕过去,就没这么多事了,不中用的家伙!
皇帝咬牙切齿,“你还想说谁,你四皇兄,他也得罪你了,所以你记恨他?”
“那倒没有,但四皇子与钱锟不清不楚的,很难说这次的事,钱锟是真的不知情,还是知道了什么,故意躲去了皇陵。”
皇帝扶额,看向四皇子,表情似笑非笑,“你怎么说?”
“回禀圣上,儿臣确实与钱锟有私交,他正在研究一种黄河治理中重要的技术,先用植物和泥土构成长块,再用大树和绳索造成中心卷架,将“地毯”状长块卷在架上,四周用大树枝和大绳索拥紧,这一技术......”
“行了,”皇帝不耐烦打断他,“这事延后再说,先来说说你和钱锟的私交,是你察觉了贡院有异,提前通知钱锟避开。还是钱锟发现了危险,因为心向着你,所以提前给你透底?”
四皇子想了想,还是自己先承担下来吧,钱锟的技术研究到了关键时刻,此技术是河堤合龙和迫使河水改道的重要工具。
黄河水泛滥成灾,迫使河水改道迫在眉睫,不能再拖了。
所以钱锟不能折在政治斗争上,也不能耽误时间。
所以他略一思索,便直接承认,“是儿臣从太子处察觉了不对劲,提醒钱锟注意,正好他抽到巡察皇陵的重要任务,便直接离开,儿臣......”
“好,好得很,”皇帝直接打断,他和老六都明白,老四不可能在这事上掺一脚,可所有皇子都不干净,就他清清白白,就是最大的问题。
会引得太子党,二皇子党,三皇子党,五皇子党都集火对付他一人。
届时为了不出现二皇子这样的反复,会直接把证据坐实了。
那老四就真的没救了!
皇帝当时毫不犹豫舍弃二皇子,不是不心痛的,可那死小子,确实不是个善茬,大不了等事情过去,再把人悄悄接出来,对外就说人已经死在了凤阳高强。
这事是他下的命令,老二要怨恨,也是怨恨他这个皇帝,其他皇子不会因此担忧被报复而追着老二不放,非置他于死地。
太子虽然手段也狠,但有气度,不会追着一个‘死人’打。
可事情发展到现在,所有皇子都牵扯进去,要是老四再被顶锅,那他就必须死,所有皇子都会出手弄死他,不会再给他机会。
因为谁都看得出来,老四就是给他们背锅的,所以这锅必须砸实了。
同时,他的家眷子嗣也不会有好下场,简直到了大势都要这一家子命的程度。
所以皇帝默认四皇子担下一部分罪过,怒气冲冲道,“你们简直目无法纪,身为皇子,尸位素餐,竟然眼睁睁看着有人火烧贡院,为了打击对手,便放任不理。还有那个老二,竟然在科举上舞弊,借此陷害太子。丧心病狂!无法无天!你们不配为皇子,来啊,把他们全部打入天牢,严加看管,另着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全力调查清楚,抓出所有蛀虫,严惩不贷!”
众人:......
三司官员连忙跪出来,高呼,“臣等领旨,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眼见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也无话可说,只能跟着高呼。
就这样,从太子到六皇子,一个没拉,全都进了天牢。
这简直是奇葩到了骨子里,有哪一朝的皇子,全部被关押,打入大牢的,这其中还有太子呢。
好在,这是天牢,专门用来关押皇亲国戚,朝廷重臣的地方,和普通的监牢不一样,里面干干净净,有木床,座椅板凳,还有舒适的软榻和热水。
他们被关进来后,看守天牢的侍卫吓的连忙准备了各种东西,柔软的布料,可口的食物,太医也候在一旁,等待给这群皇子们看诊。
等一切都结束,已经到了下午,六皇子终于坚持不住,喝了药,趴在床上昏昏欲睡。
身下是柔软的棉被,脚下还有烧得暖烘烘的炭盆,热气熏天,弄得他头脑越发昏沉。
就在这时,太子不阴不阳道,“我怎么不知道,老六和老二关系竟然这么好,为了给他脱罪,竟把我们这帮子兄弟都拉下马了。”
六皇子叹息,强打起精神应付,“我不信太子哥哥不知道,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二哥,是一个及其危险的信号,物极必反,接下来肯定会有大反转,闹得人心惶惶,闹得天下学子群情激奋。”
都自诩是读书人,其实最容易煽动,但他们以为自己被蒙蔽了,进而被冲昏头脑,做出什么事都不稀奇。
而这些人,是全国各地最顶尖的人才,折损几个就算了,折损一大批不仅会带来人才断层。
更重要的是,埋下学子与朝廷对立的祸根,他们从此不会再信任朝廷,无论朝廷推出什么政令,都要怀疑上几分。
本身现在的皇朝治理,就是政策不下乡,但通过各地的读书人,想要强力推行什么,还是能做到的。
他们不仅是朝廷官员的预备役,人才基地,更是比较容易掌控影响,用来监督制衡当地官员的眼睛和笔杆子。
当他们天然对朝廷不信任,与当地官员和势力相结合,形成对抗王朝的风潮,那整个帝国,还有希望可言吗?
“哼,分明是他动的手脚,父皇让他背锅,他便故意拉我们下水,不顾朝廷安危,真是疯了!”太子冷哼。
这谁又不知道呢,火是不是二皇子放的,不知道。
但所有证据指向二皇子一人,绝对是二皇子自己授意的。
他想借此脱身,顺便让学子们把怀疑的目光转移到太子以及其他皇子身上。
六皇子当机立断,直接当朝检举所有皇子,包括他自己,把所有人都弄进监狱,给朝廷一个机会,让他们大力查,全力审!
学子们都自诩聪明人,肯定知道在这件事上,众皇子有人不无辜,但不会全都一身黑,定有人是冤枉的。
加之徐瑾瑜等人还在,有他们带头控场,学子们会安静下来,仔细思考,争取查出真正的凶手,而不会一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就不管不顾,非要闹个天翻地覆。
六皇子不担心三司查不出来,所谓的真相其实不难查,会闹到这个程度,其实是皇帝有意按下此事,怕闹大彻底点燃夺嫡的导火索。
但其实谁看不出来,夺嫡已经到了白热化,也只有皇帝自欺欺人,以为局势还在控制当中。
他既不想太子威胁自己的帝位,推出二皇子当太子的磨刀石,又想二皇子安安分分的,磨炼太子后,让太子顺利登基,更想太子大度,登基后善待二皇子及一众弟弟。
他自己经历了残酷的夺嫡之争,到了自己身上,反倒不忍心了,不愿手足相残。
当然,皇帝估计是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自己能掌控全局。
他确实雄才大略,但老去的狮子是会打盹的,尤其雄狮在侧,群狮环伺的情况下。
当然,其实这些还都不是最主要的。
夺嫡意味着党政,意味着排除异己,手段阴险下作。
朝中有太子党,二皇子党,三皇子党,五皇子党,甚至四皇子和六皇子身边都围着一些人。
他们有一部分是能臣干吏,可大部分其实是蛀虫,为了所谓的从龙之功,投靠在各个皇子门下。
而皇子们为了壮大声势,来者不拒,什么人都收,为了打击对方的势力,自然要多多安排自己人上位。
如此一来,真正的有才之士和不愿意参与党政的清流官员,渐渐被排挤出朝堂。
太子和众位皇子不知道吗?
他们知道,但总想着,等自己上位,就剪除羽翼,把这些人重新招回来,既能彰显仁德,又能助他们稳固朝堂。
所有人都是这个想法,于是无能只擅长溜须拍马,甚至阴狠毒辣,无恶不作,毫无底线的人上了位,朝廷渐渐不清明了。
而皇帝......好吧,他其实也有差不多心思。
一来为了保全自己宽和的名声,想赢得明君仁君的称号。
他前半生杀太多人了,现在年老了,变得精力不足,也容易心软,对于那些犯了错的官员,总忍不住给予宽和。
如此一来,反倒给了那些坏份子上位的机会,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把其他人搞下台,自己乘势而上。
二来也想着把那些有才的官员留给下一任帝王提拔,进而掌控朝廷。
但他忘了,当蛀虫太多,朝廷早已被蛀空,下一任皇帝不是他,未必有力挽狂澜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