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三娘瞧着这个大额买卖,心里着实高兴,脸上的笑容更是真切十二分,将三位娘子送出,瞧着她们往西走,想是继续逛,便回身上了二楼掌柜房,房里已经有伙计摆好了饭食,二人坐下一边吃一边聊,“这荥阳郑氏果真是世家大族,教养出来的娘子不卑不亢,聪敏机敏,只不过不知是郑家的哪个,还有她说的好友又是哪位?”
林嫚听到乔三娘的话,咽下嘴里的凉面,用花茶清下口,道:“长公主三女好武功,嫁给了右威卫大将军郑望长子,郑望是荥阳郑氏旁支,但如今在荥阳郑氏里谁人敢低看,听你说破北狄大获全胜,那么左右威卫将在中秋节前回朝,圣人应想在中秋节当日下恩旨和赏赐。至于这十三娘,应是洛州刺史郑贺之女,郑贺与郑望是同一个祖父,因此,”林嫚说到这里给乔三娘一个眼色,三娘顿时明白,郑望此次大破北狄,回来封侯不在话下,儿媳又是长公主之女,说不定此次禁军大将军之位都有可能是他。
“即这般,那八月底林家老太太的寿宴你有可能推不掉了。”
林嫚点点头,“以往伯爷未有寸功,他们防着我上门打秋风,给祖母的节礼和寿礼我都是偷偷让宋嬷嬷带进去,今年若有机会见到祖母,也好。”
吃过饭二人再对下账以及处理些事务,林嫚便上了马车到西市,先去锦绣庄,查看新进的料子和绣娘们的活计,另一边的成衣柜台陆陆续续有客人光顾,余掌柜只大致讲了六月的入账和出账,基本无错,林嫚就离开前往甜心屋。
甜心屋是按照林嫚记忆里那般设计装修出来的,有着明亮干净的橱窗,一层一层的放着做好的糕点,由于没有透明的玻璃,只好花大价钱购买高透的白纱封住橱窗外边,既防苍蝇又能让顾客看的仔细,而吸引顾客找过来的便是每日定时的烘烤香味,奶油蛋糕、水果夹心蛋糕,还有各种口味的蛋挞,每次吃它们,总会让林嫚想起记忆里的时代。
甜心居比琳琅馆好一些,位于西市的第二主干道上,加上林嫚用自己鼓捣出来的烤箱做出蛋糕和蛋挞等新品,不用打广告,单这股新奇的香甜气味在西市上空飘扬,人们就很自觉的寻味找过来。由于地方小,加上又另外设烘烤房,这里只在后方留了掌柜房,没有堂食之处,所以都是即买即走。
按照西市署的规定,马车不能进去西市,所以到了西市口,林嫚便和碧珠珊瑚下了马车,车夫老刘便把车赶到西市专门划出给停放马车马匹的地方,三人沿着街道缓缓走,刚走到街口,便看到一排长龙在自家店门口排队,走近了才看到橱窗内侧一个伙计记录食单,记录完毕右手便递过去给另一个伙计,而这个伙计则是专门负责收银钱,银钱收取完毕,又把单子往右传,这里的三名伙计则是按照食单上的品类和数目一一装好交给顾客,一个又一个,速度又不乱,连珊瑚都说,韩娘子这新法子真好,如夫人说的有效率。
三人未停留,与大堂内看管的管事点点头,自己撩起帘子往后走到远离烘烤房的掌柜房,韩娘子正在里面合计单子和收账银子,听见动静,便大声道;“银花,一会王家的人会来拿昨日定好的蛋糕,小心嘱咐些,别让人给颠坏了。”话说完没听到银花的声音,反倒是听到清脆的女声答是,一抬头,见到林嫚走了进来,便起身笑着道:“这小妮子,都不知道去哪里了,难得你来一趟,瞧账册不?”
林嫚自己坐在角落摆放的沙发上,一边摆手一边道:“可别看账册了,昨天今天看的我眼都花了,来你这儿歇一歇我就回去了。”说罢自己拿起镇在冰水里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喝了一口解了嗓子里的暑气才道:“你不是嫌弃三娘那里的沙发软塌,怎么,才多久,就自己也做了一套?”
韩娘子爽朗的笑了出来,自己用右手拍了拍脸,道:“脸还疼着呢,这不是第一次坐觉得太软,回来后觉得自己的板凳太硬,难受,想了想,跟老师傅说了下改动,这个出来就真的舒服了,累了在上面躺一会,反正也无人敢随意进来。”
两人说着话,林嫚问起那抹茶色的凉糕,韩娘子又让银花拿了几块糕点,有粉色、有墨色、也有朱色。林嫚都尝了尝,粉色的是桃子肉做馅,面皮也是加了桃子汁,入口即化,绵密的香甜加上一点薄荷凉味,是京城里女郎们的喜爱点心。墨色的是芝麻酥,又叫墨香酥,文人雅客举办小宴总是会叫上两盒,配茶配酒都可,只是这对林嫚来说,有些腻,只略抿了一小口便放下了,朱色的糕点却是圆形,并且上面还印着字,咬上一口,嗯,山楂的酸,蜂蜜的香甜便一下蹿进脑门,原来是山楂蜂蜜糕,酸甜可口,不用薄荷都清爽。
“这山楂糕像印章,那京城里的崔家一看见,自己做了模具过来,让我做五百盒这个糕印上清河崔氏的徽章和标识,然后其他几家也来凑热闹,这是王家一会来拿的,有几个印坏了,味道没变,给你尝尝。”
林嫚听到这话,笑弯了眼,“这些五姓七望就是死要面子,一个糕点也要攀比,不过这样对我们是好事,有银子入袋,贵客想上天我们都要帮着扶梯子。”
“那可不,只要银钱到位。”韩娘子将购买材料的单子给林嫚看了看,接着说:“这山楂也是一个南边的老板顺带着一车过来试试看,结果好些日子了,都无人问津,恰巧听说我们这的糕点好吃,想买些回去给家里人尝尝,便带了些山楂果子给我试试,我便琢磨这一个新品,也就到这时候了,入秋后也就是果干了,煮煮茶还行。”
“你做糕点我素来放心,人员和店里的卫生清洁一定做好,食材的新鲜也要把控好,我看着现在店里还是小了,周边有没有店铺可以赁下来?”
“这里人流多,生意旺,我一直注意着呢,现在我在后头的甜水巷先租一个院子,大伙都住在那里,食材也是让熟悉的掌柜清晨按时送货,现在这样也算应付得来。”韩娘子回应着林嫚的话。
“嗯,有看好的铺子就赁下来,别租,现在不是以前,铺子里的现银若不够,我从别的铺子调些过来。”
韩娘子点点头,心里略算了下,有了成算,随后便问起烘烤类的新品什么时候能到店,林嫚说宋妈过些日子便来店里教做,韩娘子这才放林嫚回府。
到夕阳斜下来,主仆三人才回到府里,换了家居的轻服,林嫚便再也不想动弹了,晚饭略吃了些,便一个人坐在卧房窗边的摇椅上,望着窗外的星空,手里拿着林家送过来的请柬,一些刻意遗忘的记忆在这一刻又涌现出来。
林嫚是林家大爷林知青的长女,当年的林家老爷不过是户部下面经济司里管理南市的一个小吏,因不是进士出身,无法再上一步,这时江南姜家想在京城落脚,东西市进不了,一个偶然机会认识林老爷,便一个出钱一个努力考制科(设定的官署内一种科考制度,给有优势的吏升官出一条路),这样林老爷便从一个小吏升至正八品下的南市署丞,管理南市,而姜家在南市站稳脚跟,一路发展至皇商。也是两家互为倚仗,为了延续互利,便由林家长子迎娶姜家长女,两人恩爱也算京城里的模范夫妻,却在林嫚及笄那年,不堪压力的外室带着一儿一女闹进府里,这下子,本就劳心劳力导致体虚的姜氏哪里受得住这般屈辱,硬是不让外室入门,这般拖了一年,姜氏受不住一命呜呼,留下孤女抵不住父亲的压力,没多久父亲迎娶那外室做继夫人。原本的林嫚受不住母亲的离世和父亲的背叛,父亲新婚当夜发热也随了母亲而去,接任她身体的则是另一个人。
想到这里,林嫚对着星空不由一叹,十六的娇娇娘子天真懵懂,哪里受得住这些,去了也好,否则后面两年的苦难不是现在的林嫚她迟早也是被继母磋磨致死。望着手里的请柬,林家祖母两年的庇护与帮助,以及拼了两败俱伤也要她嫁入程府就足够林嫚对她抱有感恩之心,而林家的两年斗智斗勇,在如今的林嫚看来,仿佛又是一个人生,嘲笑一声自己,去一趟林家又如何,现如今她攀上长公主府以及荥阳郑氏,做好郑十三娘的单子再攀上洛州刺史和右威卫大将军的儿媳,他林知青,一个正八品上的上京市署丞有什么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