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繁体版 简体版
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 注脚 > 第112章 委屈

第112章 委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朴晚重重一坐,瞬间明白过来,兴许在一开始这人就会错了来意。

“嗐,怪我没说明白,清理食材就是帮我清理清理冰箱...”她大大咧咧地叉起一粒肉丸,“都吃光就算帮我大忙了。”

大众印象里西餐往往呈盘精致,其实不尽然,并非所有餐厅都遵照这个模式。

高级餐厅确实相对讲究摆盘,靠卖相,上菜仪式更甚或菜品动机来吸引一部分顾客的消费意愿。

同比之下那些家庭餐厅就实在多了,同样是西餐,他们的分享式菜品分量大,口味浓,通常是将几人的分享份量盛进大容器,直接上桌。

比如她面前这两盘厚重的饱腹菜肴。

朴晚本也打算出盘讲究些,用炭粉再稍作装点,不过想想既是存货,也没必要盘盘都在意形式,便随了当下心情索性不做修饰。

然而意外的是,和餐桌上另外几只餐碟比起来,这俩看上去更像是主厨为了中和繁复而特地保留下的几分拙趣。

好比深谙各类书体的艺术家名曰为了追求质朴,故意模仿孩童稚拙用笔,将“生疏感”呈现得看似漫不经心。

但其实没必要附会穿凿,朴晚单纯是嫌麻烦...

洋葱汤柔滑绵软,汤体醇厚却不油腻,加之份量又不大,只做润口,吃起来很是舒适。

见两人饮汤结束,她轻手撤去旧盘,又端上两只淡青灰色的反边汤碟,底部横着一块厚实的春鲈,上缀有白肉碎碎点点,呼应着盘体肉眼可见的粗粝质地。

不待江芥调整好拍照位置,朴晚就不由分说地拎着擦刀朝碗里猛裁黑松露。

得承认,这般“随性”地用黑松露点缀,瞬间把整道菜的视觉效果拉至满分。

“诶诶诶够多了够多了,看不见下面了都...”

“...哎呀,让你吃就吃,过几天这玩意就过季了。”朴晚悬手拐向另一人方向,对着汤碟又是一阵慷慨猛擦。

“那最底下垫得是什么酱啊?”江芥自己把盘内菜品用叉稍作整理,狐疑地对比着桌上仍旧敦实的焗土豆,挤眉弄眼又不着调一提,“白的这个,别又是奶酪吧...”

“怎么可能,那个是收汁的吊汤酱,纯粹就是看着白,没用什么奶制品。”

朴晚的声音不自觉地提了些,说完起身离座寻了只十足常见的素瓷壶接满开水,另还配了三个完全不搭的长玻璃杯。

甚至拿来的三只宽窄迥异,形态容量各不一致。

缝缝补补也能用。

话揶揄半晌,朴晚又将壶中热茶分倒于三只杯中,茶汤虽清亮剔透,却是略显单薄的浅琥珀色。

俗话说「好茶七分泡」,就是要在水温和时间上都当拿捏得恰到好处,进而确保茶质的最佳展现;眼下这茶是佳品不假,可泡茶的人技巧未必细腻,要是细究起来,其手法高低配得上一句「粗枝大叶」。

用热水浇,用瓷壶闷,再急猴似的一股脑儿都灌进玻璃杯里。

最后还要在其中一份里添上些功高盖主的冰块,驱着半杯热气节节溃散。

朴晚仰了口自制的中场冷茶。

茶汤口感扎实 ,在蜜香、果香之外还额外混着些许氧化带来的特殊香气,将回甘催得尤为显著。

岛产的东方美人。

不过茶香单纯是茶本身的功劳,谈不上和泡茶人的手艺有多大关联。

她对茶的理解远不如配酒,自然也不会期待从这两名食客口中得到什么正向反馈。

除了——

“嘶...”

江芥热衷捧这方面的臭脚,管他真假好坏都先给反应。

朴晚当然知晓老友心性,于这种特别私人的场合,更是七分玩笑三分真,即便如此,她还是从一旁盛冰的铁桶里用夹子折腾出两颗原本沉在底部的冰,丢进已经足够简素寡淡的茶汤里。

有冰做稀释,口感怕不是会更糟糕。

朴晚眼神定在杯身片刻,力图调节平衡那般又起手朝杯子里添了点茶。

“你这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是吧...”江芥复又左右瞧瞧,鉴于看见冰桶里还镇了瓶大酒,便缓下被捉弄的心情装模作样地晃了晃满茶的玻璃杯,轻啜一口。

嗯?

居然能刚刚好?

刚注入的茶汤色泽稍沉,意外调和了原本寡淡的余杯,使得口味尝来平顺了不少。

还真是妙手回春,好一个歪打正着...

朴晚无暇多顾,一转注意力移到另一位身上。

小程馆长不嫌茶烫,不评咸淡,只管在盘里东翻西拣。

和孩子挑食不一样,幼童挑食时往往伴随着哭闹,相反,程莫霄挑食是恬静又斯文。

看得人更是头大。

臭毛病。

“...吊汤用了百里香,鼠尾草,马鞭草,牛至,我想想,应该也扔了虾壳,竹蛏还有鱼肉鱼骨鱼皮这些...”她略一沉思,又给了个适可而止的眼神继续碎念补充,“小河虾,蛤蜊和湖鱼。”

“浮渣我都滤干净了,压底那块是应季春鲈,全都是淡水的。”

鲈鱼的最佳食用期常在秋冬,寒季脂肪储存丰富,肉质也紧实弹滑,朴晚却反其道选了较为松散细嫩的春鲈配以浓郁的河鲜吊汤,使得鲜味进一步被唤醒。

口味和卖相自然都没得挑。

虽然掌握这些搭配原理、有问必答是作为主厨的基本技能,但这并不是夜露运营的必要部分。

夜露还没到需要朴晚亲自和顾客互动的程度,她眼下摆出来不过是为了让人...

安心。

果然女嘉宾挑剔的动作停下了些,终于决心老实吃饭。

菜品分量不大,无非是几口的事,见吃得差不多,朴晚轻托着盘沿撤掉了旧盘,给桌面添置了两只别致的矮脚新碟。

“蜂蜜扇贝配黄油沫。”

两只白灰釉手拉小碟内各盛着几颗晶润的扇贝,扇贝横淋着质感轻盈的奶黄色泡沫酱料,表面散落少许香草屑、柠檬皮碎和几粒烤脆的松子瓣,粗略一闻,香气馥郁,让人胃口大开。

春贝汁水丰盈,涂在表面柔和的非洲野蜜大大拔高了整体甜度层次,而柠檬切入的酸意又恰好中和了扇贝天然的丰腴感,这道菜用料不复杂,所咽即所见,鲜美与甘甜并存,口感明亮极了。

行餐期间朴晚也没歇着,就手一捞,从冰桶里拎来了当日的重磅嘉宾。

从价值到体型都担得起今晚重磅的科通查理曼。

一零年对于霞多丽而言是不错的产年,再配上照以往白葡萄尺寸大上一倍的半透橄榄绿瓶身,三个人喝这么一大瓶...

朴晚用干布擦了擦湿淋淋的瓶体。

“开车来的?”虽说每次处理必会有酒的部分,可她还是要例行公事地问上一轮。

江芥自然不会开车过来,另一位就不好说了。

程莫霄顺着所问点了点头。

“车就放这儿停一晚吧,罚单和停车费都算我的,喝酒不开车。”她也不等程馆长作何回答,就基于安全常识自行安排决定,反正夜露离自己家步行距离不远,走回去无妨...

想着想着,朴晚微微试了口酒质。

入口的霞多丽清亮透彻,层次立现,微酸的果香中流露出梨与苹果的熟果气息,从春贝的柔嫩风味跃至秋天的丰硕,反倒让人渴望起夏天的热烈和冬日的冷峻。

一口算不上年轻的酒,竟能在嘴里叫醒四季。

果然没白等。

她先后为两人斟了杯,随后步入厨房去迎请接下来的餐碟。

是乍看规格近乎一致的两盘“艺术品”。

承托由几枚高低不一,接缝隙明显的拉胚平陶片拼合成两个象征意义上的,底。

连个完整的形状都算不上。

稍高位置是牛蒡摆成类似树皮的粗糙肌理,上面还插着一簇用绿叶点缀出的繁盛生机。

花椒芽,佛手瓜苗,山椒木嫩叶,豌豆幼苗和苜蓿嫩芽做攀附树皮的草本植被,旁边竖有略带野趣的焦黄金针菇头和迷你姬菇,又有香料经粉碎烘烤后制成的“苔藓制品”,混融着叶痕处铺就的一小抔橄榄粉和炭化茄子粉...

除此之外,其间还藏了几朵素雅的百里香花和椿芽。

生命在高低间蔓延过渡,纷繁有致。

一派草木生境。

朴晚紧接着拿起一只不锈钢细喷雾器,轻晃瓶身,左手悬在盘中用餐人方向略作遮挡,对准盘面轻按了两下喷嘴。

她要为“植被”补上最后一层细密的薄露,再潇洒朝两人面前一推。

作品至此收笔。

下刀动叉后才惊觉才惊觉眼前的一盘并非纯素,用来混淆视听的牛蒡贴皮浅如蝉翼,而后隐现出轻微的阻力感,这道菜的主角至此终于亮相,是两块码齐的脱骨鸽腿肉。

颜色浅浅,坐居底端。

即便是与食材打了多年交道的主厨,也会有几道自己不太中意的菜品。

朴晚不喜鸽子血,所以私下里鸽类的做法会比对外标准熟度要高上不少,纵使肉龄够短最适合半熟烹饪,也尽量不在肉眼范围内见血。

不见红,却仍旧保持了肉质的细腻油亮,腿肉不生不老,盘沿还有一抹由勺背抹上的酸果蔓酱,端到桌上时尚存温热。

“红的是酸果蔓,刚才喷的是稀释乌梅,牛蒡皮下面是鸽子拆腿,白的是萝卜泥和白芦笋尖...”朴晚旋身巧巧一坐,收了工具又扯了张纸擦手,“啊对,粘在一起的是肉皮胶,没用淀粉面糊。”

她讲完顺手微调了酒标的角度,随后指尖轻探盘缘,快速、几乎是下意识地拂去程莫霄底盘上微小多余的水渍,又打开餐具盒,将备用刀叉的尖端没什么理由地对齐在一条水平线上...

这些“操心事”几乎成了她的第二天性,摸摸弄弄,忙忙活活,头不抬眼不睁。

“你这配方可都交我了...”江芥端好手机咔嚓一张,“不拿这个当商业机密啊?”

“机密?嗐,扯远啦...”朴晚抬起脸,笑得有些不屑,“都是些步骤陈述,最多跟员工签签保密合同,再说了很多主厨看一眼就能复制,尝一口就知道大概用料,稍微改改,真拿去卖也不一定找得到说法...”

江芥撇撇嘴,略表嫌弃地也跟着吐槽,“也是,一眼复制粘贴...”

然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程莫霄闻言刀叉歇怠片刻,却什么话题都没参与,隔了几秒才继续用餐。

一顿饭,她把自己包装成个旁观者,鲜少开口...

朴晚也只当在外的程馆长要维持住人设,只顾桌上的拿拿捡捡,没多在意。

接下来的菜品载体是两只米白波纹小浅盘,窑火烧就的微小凹凸使得餐盘边角的曲度随形起伏,在灯光的映照下,形貌表相在不同角度下观之各有不同。

盘中,由鲑鱼皮炸制的脆壳完美承托住鲜嫩的枪鱼中腹,鱼皮塔侧边斜插着两片薄切松茸,其上再点缀以适中用量的柚子酱,边缘另撒有细碎的柚子皮屑,整体摆盘简约不失重点,主次有序。

一大口咬下去鱼皮部分酥脆喷香,内里的鱼肉肥美,用海味的鲜香对撞松茸的土壤气息,即便份量小巧,却足够让人幸福。

同步上桌的还有一盏壶。

和先前不论粗细的盛茶素壶不同,朴主厨这次一并从后厨端来的器物,明显较先前考究了许多,尚未烫焦的黄杨木雕花汤垫上坐着盏通体鎏金细绘的汤壶,配套以两只浅花玲珑瓷莲碗,做工古雅华美,细节尽显匠人巧思。

朴晚稳稳拎起汤壶,手腕微转,汤流便如绦般落入瓷碗,一眼瞧去,汤色澄澈透亮,表面泛着微微油光,不等太凑近就有砂仁与南姜独特的香气弥散,温香中透着微辛,加之汤中地鸡肉质结构绵密紧致,初尝轻盈,再品香辛,继而尾韵温暖绵长。

即便是间食,也处理得滋味丰富。

然而下足功夫的可不止这两道。

不多时,朴晚稍作收桌补酒,给接下来形状见方的双层八宝木立箱让位置。

食箱里的两份冷熏的鸭肉已经预先整齐切片,被层叠摆放在不规则的浅色平盘中,除此之外她另码出块石板,将额外一份鸭肉现场切厚片平铺其上,手执小刷在鸭皮上薄涂一层酱料,又腾空试了两下热风枪,以中等风力均匀地左右烤了大约七八秒钟。

鸭皮表面的晶亮质感迅速进化成磨砂质地,随着热力的作用,表皮逐渐贴合,变得更加紧致平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