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繁体版 简体版
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 金缕衣[清] > 第347章 代县一日

第347章 代县一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前一日,胤祥看到胤禛派人送了许多折子回京,感到疑惑,十一日这日只听胤禛看着折子对胤祥默默念叨,“按理说,皇帝今日辰时上朝。”胤祥便明白了过来,前日送回去的折子将是胤禛这日“上朝”的内容。

于是,雍正元年九月十一,辰时,上御乾清门听政。部院各衙门官员面奏毕,大学士马齐、嵩祝,协理大学士事务工部尚书徐元梦,大学士白潢,礼部侍郎在学士里行蒋廷锡、邓德、三泰,兵部侍郎在学士里行伊都立,学士查嗣庭、鄂托拜、吴士玉以折本请旨。胤禛安排得非常周到,从吏部、兵部、礼部、刑部到地方总兵官、巡抚都很有事奏。

覆请吏部议驳两广总督杨琳所奏广州知府等缺请以宋玮等调补一疏。上曰。宋玮着照该督所请。调补广州府知府。郭忠道调补高州府知府……又覆请兵部所奏西安将军宗查布等十一人给予萌生一疏。上曰宗查布……俱着给予三品萌生。余依议。……又覆请礼部所议浙江巡抚李馥题称原任广西守备李瑞生年至百龄应与旌奖一?。上曰官员年至百龄者甚少。今又值雍正元年。着交与礼部将李瑞生加恩之处从优议奏。又覆请刑部议覆汤之旭条奏请修律例一疏并将从前律例馆行走人员缮折呈览。上曰将折交与批本处。朕钦点人员。又覆请川陕总督年羹尧所奏洪水营游击等缺请以肃州守备王彦功等补授一疏。上曰王彦功等着……补授。又覆请江西巡抚裴彳率度奏报起蛟情形请以俸工捐赈一疏。上曰着该部议奏。上又曰巡抚裴彳率度因此蛟水泛。有捐出俸工赈济被水居民之请。各省督抚偶遇地方有事。即奏请捐助俸工。此非好事。俸工之故原为伊等养赡家口。纵将通省官俸捐助。为数无几。有何裨益……如果遇灾……该督抚即应奏请动用正项钱粮。若稍遇水旱。或些小修理堤岸城垣。地方官有愿捐己资效力者。何必具体。即欲奏闻。亦止可缮折具奏。着该部行文直隶各省督抚。凡地方遇有公事。奏请捐助俸工之处。着永行停止。

胤禛还特地指定了写哪些起居注官,这日的起居注官是塞楞格、王国栋、觉罗逄泰、李钟峨。

皇帝给的活儿张尚书就会用心去办,至于究竟什么原因,为了什么,他现在越来越不揣度了,也越来越不去打扰皇上,他逐渐找到了和新帝的相处方式,甚至在抄到江西巡抚的折疏时,看到皇上这么多安排,觉得没有真的在御门听政上听到也是极好了。

胤禛对每一天京中会有什么新的旨意,心如明镜。年羹尧近来比以往更专心安排军务了,除了举荐人,前些日会议的罗卜藏丹尽的事情,胤禛今日就接到了他的回信。“罗卜藏丹尽悔罪谅已不肯,或者扰乱西藏”,胤禛赞同此话回,“所虑者此”,只是年羹尧下一句又有些异想天开,“若轻骑前往,则插罕丹进与额尔德呢额尔克托克托奈皆能袭其家口。”胤禛便更实际回他,“哪里还有此力量。”

不过总的胤禛还是很肯定年羹尧的判断,年羹尧揣度罗卜藏丹津春日便有举动,与胤禛所想一致,胤禛大多也回,“此其志也。所料甚是”“是。甚是。但恐其势成”……并夸奖年羹尧在九月初五就行文让四川提督岳钟琪与驻扎乂木多之总兵周瑛于各隘口声言发兵。年羹尧有用无用都盘算得多,又道:“西安兵马废弛已久,现在上紧操练,苏丹普照不须前往西宁。”胤禛则不知他说这个有什么意义,便只是同意道:“兵不出他们去做什么。”

年羹尧磨刀霍霍,最后更表示道:“相机延缓。务使得体。以待来春之为万全也”。在他言中,什么事总能“万全”,胤禛干脆回:“延缓……好。恐少误机宜……来春如果能万全。服中又服了你了。”胤禛愿意试试年羹尧这狂妄样子是不是偏能赢了这场,还肯定他:“有你在陕料理。朕岂有后顾之忧。不但过虑。虑之一字一点也不存,但朕之主见写与你。不过教尔知,你只管通盘打算,相机而行就是了。”

近来胤禛也是收到信,年羹尧之所以如此自信,明年春能万全,终究是做了不少占卜的活儿,民间人当然说他年将军好运。于是胤禛也一半叮嘱:“再一切占验卜筮之道,只可信一半。”不过胤禛知道,用人不疑,故而果真准备信了他年羹尧,自然也不能让被用之人担心自己不够信他,不敢孤注一掷,最后对年羹尧再真切道:“朕东行不过十六。出兵执意来春。因此二事恐你有他见,故颇有此谕也。”

胤禛准备大都相信年羹尧,但自己这边总也留一盘棋,每日增进,配合着对方。这日便自己又传,升川陕督标中军副将田畯为陕西凉州总兵官,前往军营,协助提督路振声办事。以陕西固原提杨尽信,仍署理陕西凉州总兵官。

至于胤祥,虽然他大概忘记自己的安排,但这日造办处也有一定举动。那便是雕銮作、镟作,又做得不灰木炉二个并原样瓦炉一个,搬到了养心殿,是胤祥三月多就让做的,如今做好了,等回宫天凉了就能用了。造办处档案自然记下,由怡亲王呈进。因为胤祥离开前特别叮嘱接下来些天自己忙,所有造办处做好的物件陆续送去养心殿,记自己送去的就好。

五台山下,幸运的是,这一日胤祥的风寒没变重,允禄的风寒好得十有八九。胤禛想在此地留一天让胤祥养养,无奈胤祥蹦蹦跳跳地就是着急要走,求了好一会儿,胤禛才勉强说路上慢行,启程往下走。

“我们接着去哪看看?”胤祥欢天喜地,跟着胤禛往前走,身后跟着同样暗自开心的允禄与允礼。胤禛思索了两下便道:“沿着滹沱河走,到代县去。”胤祥心中有疑,代县有什么,胤禛已是开口解答:“雁门郡,代州,雁门关。”胤祥脑中思索起来,最后不自觉念道:“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胤禛笑道,“嗯,就是那。”允禄听了也很感兴趣,走进车里也对允礼不禁问道:“可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允礼都难得笑出声来,肯定地点头,“现在应该没什么用了,我们现在与蒙古关系好,那权作塞北与中原关卡。”允禄倒是略微可惜,只听允礼又道:“但风景应是很好。”

这次,一路虽也大多黄沙飞石景观少,沿河也是偏僻,但胤禛计划的路途也不算太长,约略两个时辰多些就到了代州。

代州位于山西东北面,北踞北岳恒山余脉,南跨五台山麓,也算是个历史悠久的重要地区。一走进便觉带着一些旧意,让人轻松。另外,这城中屋瓦矮小,从群山走来,最后找到有人踪迹处,论谁也总能心里突通透的。

“哥哥,我们接下来去哪?”胤祥主动问,不是那么确定这地方能看到什么,周围是山,房舍矮小,不像有太舒服的地方了。胤禛回问:“你不是上次还想去直隶巡抚衙署看看,今天去住代县衙署如何?”胤祥惊讶,微微张嘴,“你要直接告诉那县令,皇帝和几个亲王来了?”胤禛摸了摸胤祥的头感慨:”我的弟弟怎么这么笨呢。”

代州衙署不大,但比起一路看到的百姓人家已是最好的了。最特别的是,大老远就能看到它,倒也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远远就能看到其中一座巨大的阿育王塔。虽然和京城北海、五台山的白塔不一样,但还是能看得出来是一座育王塔,只是更瘦些。进代州起,胤祥便发觉道路一空,显然路已经被清干净了。走近府门口,也见琉璃府门前的一对威武大石狮间,早已跪满整个衙署或是乃至整个县的官员,见京城来的华贵车轿,齐声正恭迎着钦差大人。胤祥明白了,这次,自己几个装的是钦差。

不过好的是,胤禛不喜欢总有人跟着,所以身在此处比在五台山还轻松,没一会儿这州县的官员就被侍卫打发了下去,连和他们说话的机会都没有,这衙署的后院也已是被收拾一新留给贵客了。

几人管自己走去阿育王塔。远看便觉高大,走近才知高不可攀。四人一前一后过去观赏。胤祥知道胤禛擅长这些,根本不需要有人介绍,自己等着胤禛教自己看。果然,被胤祥看了两下胤禛则开口了:“我记得这塔应是始建于隋,时称‘龙兴’,本为木制,到元时改为砖塔。比我们之前看得特别在其高大,也最接近古印度的佛塔样子。”胤祥笑着问:“那哥哥知道这塔是用来做什么的吗?”胤禛简单猜测道:“此地为汉蒙接壤处,想来是元朝为安抚民心用,这覆钵状塔身便是蒙古人喜欢的。”胤祥点头说自己想法若有所思:“难怪与五台山上的那座不太一样。”

允禄默默在身后问允礼:“五台山上的白塔在哪来着?”此话问出让胤祥都笑了,比自己还不用心,立马回头对允禄回答道:“就是那个塔院寺啊。”说完又回头对胤禛寻求肯定,轻声问道:“对吧皇上?”胤禛看胤祥这不太聪明但是骄傲的样子也是心爱得不行,喜爱道:“是,我弟弟说得对。”胤祥开心地看了允禄一眼,允禄真诚地连连点头,跟着承认胤祥。允礼则默默在旁边看得有趣。

如此一番看完,闲着也是无事,胤祥提议再一起出去走走。胤禛自然默认,允禄更是同意,允礼默默跟着。可胤祥是搞不懂去哪好的,想多考虑下弟弟们,便回头问允礼:“允礼可听说附近有玩的?”允礼本来打算跟着就好,胤祥叫到他,他就知道皇上也不介意自己多说,便主动提议:“听闻代州有一边靖楼,应该就在此县中心,登楼便能北望雁门,南俯滹沱,全县山川景物一览无余。”胤祥听了很愿意,便回头看胤禛意思,胤禛点头,接着给自己建议:“好像那附近还有一座文庙?”允礼很快反映着答:“是,那文庙仿佛是唐朝便有,元朝重修过,听人说也算好看。”允禄在旁边听是听不了那么懂,但觉得允礼果然聪明,这一路上在马车里又看县志又看地图的,原来就是为了这个,真是不容易。要是没被问到不就白忙活了。

几人乘了马车在边靖楼下了车。此地蓝风水好,楼高高矗着,衬在广阔的蓝天下,更是宏伟。楼坐北朝南,高大的砖券门洞台基由青砖石砌成,其上有三层四檐木结构歇山顶楼身,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几人前后从楼后登了上去,这步道陡高而长,胤祥自己应该是没问题的,但还是拖着胤禛,勉勉强强爬上了第三层。果然第三层让人深感居高临下,代县所有光景,远山近天全在眼中,真叫人明白为何它叫万里长城第一楼,如此挥军千万,太是豪迈。

胤禛看胤祥眼中充满憧憬地望向远方,只淡淡欣赏。胤祥突回头问:“兄长,这楼赐不赐字?”胤祥摸摸胤祥的头:“不好,等什么兵官来立罢。”胤祥也不失望,知道胤禛会如此。后来,雍正十一年,胤禛不知从哪知道了,“雁平兵备道唐豫诚立的‘声闻四达’横匾,知州杨弘志立‘威镇三关’巨匾。”难挨一笑。

下了楼,几人再在允礼指引下走着去文庙。这文庙确实好看,比之前去江宁时看的秦淮河边的夫子庙特别许多。方才胤祥在谯楼上便看到有一华美建筑,其瓦净是青绿色,犹如点翠一般,心生好奇,原来正是这文庙。胤祥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自从身上被胤禛点上了这颜色,就总能关注到类似颜色,但是胤禛说好看的偏就是这个,让胤祥觉得,不是因为别的,就是这个颜色好看而已,于是更仔细欣赏起来。

和一般孔庙一样,入门是“万仞宫墙”。胤祥不知哪来的兴趣,又考起身旁的允禄:“庄王可知,为何称此匾为万仞宫墙?”允禄没想到突然被问,勉强支吾答了上来:“子贡说的吧。”然后看向允礼,允礼只好帮他道:“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允禄笑著称是,便转移话题指着大门道:“我怎么记得文庙的这个门都是影壁,怎么这个就是牌坊呢?”胤祥这才暂且放过他,顺着允禄所说,看向那牌坊。这是一座四柱三楼的木质牌坊,楼为单檐歇山顶,琉璃屋面,檐下斗拱重重,明间五攒,次间三攒。四柱高耸,柱头刻出仰莲,上承琉璃盘龙云罐,琉璃是翠羽色的,精致漂亮,顶上还托宝珠。胤祥觉得允禄所指确实特别,越发觉得这庙有看头,更是积极往里去。

进了万仞宫墙就是棂星门。棂星门一般石构居多,这文庙棂星门则为一座六柱三门的木牌坊。三门三踏垛,单檐歇山顶,琉璃屋面。明楼和次楼檐下斗拱较万仞坊更为密集,出昂方向多变。六柱冲天,柱头也是仰莲,上承琉璃盘龙云罐,与万仞坊类似,但顶上不再是宝珠,而易为异兽。棂星门前一对矮小可爱的石狮,门间壁心有琉璃蟠龙,色彩斑斓。胤祥暗暗念道:“牌坊确实更好看。”胤禛在一旁呼应着:“嗯,加些火焰纹就更好看了。”胤祥笑回,“有眼光。”

才这么说着,书院铃响,大量学生从前面的大成门里涌了出来。这些学生看到眼前几个穿着华贵的,心下也是又怕又敬,总又忍不住多看几眼,十分好奇这一看就不是本地的几个人。也不知道从哪出来一个年纪甚大不长眼的,突然向前就是要和胤祥说话。大概是看胤祥长得和善,他直接开口道:“我们这儿的文庙前面牌坊上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