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到丰兰息与楚云岚难得有闲时煮酒赏雪共论剑,可惜,浪漫的气氛被意外来临的贵客文钰打断。
转眼到了上元节,文钰约了凤栖梧要同游雍京城,早早就不见了人影,独留楚云岚在院中琢磨着怎么扎花灯,然而,她实在是没这方面的天赋,一直到钟离来襄请,连基本的轮廓都未能完成,原来已是晌午了,轻叹一声,放下手中的花灯,赴约去了。
丰兰息与楚云岚一同出了府,一路上,街道两侧摆满了各式各样为庆祝上元佳节的摊铺,不过,白日里,来往的顾客比较少,两人穿街而过,来到摘星楼。
楚云岚许久未回摘星楼,没想到丰兰息竟然会带她来此,紫苏亲自出来相迎,显然是早知他们二人会来。
楚云岚与丰兰息在紫苏的引导下上了二楼,临窗的雅间经过精心布置,满满的节日气氛,二人入座,凭窗可眺望街道景象。
紫苏满眼的喜色,“小姐可算来了,这段时间,紫苏一直念着小姐。”
“这摘星楼全都交给你打理,辛苦你了,怎的不见罗牧?”
“回小姐,他去传膳了。”
说人人到,罗牧带人鱼贯而入,摆了一桌满汉全席。
楚云岚望着满桌的菜,哭笑不得,两个人吃也太夸张了,便招呼站在旁边的两人,“这一桌子菜,两个人吃不完太浪费了,你二人也一同入席吧,就当是迟来的年夜饭。”
紫苏迟疑了片刻,架不住楚云岚认真的眼神,只好入座,罗牧见状,紧随其后,二人原本有些拘束,好在楚云岚举止随和,又着人取了些清淡的果酒,而丰兰息也丝毫没有王子的架子,众人把酒言欢,好不快活。
饭后,丰兰息问楚云岚,要不要同去买些花灯,晚上可以提着花灯游灯会。
楚云岚想了想,自己做花灯实在费时费力,便同意了,两人漫步在街道上,楚云岚不经意地问道:“兰息可会做孔明灯?”
丰兰息摇了摇头,“宫中没有此物,我只在上元节远远看过百姓为了祈福放飞的孔明灯。”
“无妨,那就让我来教你吧,走,去买些材料。”
约莫用了小半个时辰,丰兰息手中提着两个兔子造型的花灯,显得尤为可爱,楚云岚则抱着一堆材料,两人再度回了摘星楼。
后院厢房内,丰兰息将花灯摆在案几上,楚云岚把材料全部进行了分类,虽然她不会扎花灯,但年少时可没少摆弄孔明灯。用竹篾编制灯架这种麻烦的工序当然得自己来,而像用薄纸糊制灯罩这种较为简单的就交给丰兰息啦,两人合作,没多久,孔明灯就做好了,与花灯摆在一起,等待夜晚的降临。
既然是上元节,当然少不了吃元宵,于是,楚云岚又拉着丰兰息在后院小厨房,亲手做起了元宵,这些都是丰兰息以前不曾接触过的,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温馨。
当夜幕降临,整个雍京城灯火通明,宛如白昼,大街上人流涌动,热闹非凡;调皮的孩童提着小花灯在人群中穿梭玩闹,身后跟着心焦的父母;河岸边,豆蔻年华的少女们手捧寄托心愿的河灯,将河灯放入河中随水流漂向远方;灯会上最热闹的莫过于猜灯谜了,吸引了不少才子驻足。
丰兰息与楚云岚各提一盏花灯,随着人流一路游赏,迎面锣鼓喧腾,人群纷纷向两侧避让,留出足够的空间,丰兰息护着楚云岚让到一旁,但见一条金色长龙追逐着彩球,其后还有雄狮相伴,两侧的人群不时为精彩的表演喝彩。
待舞龙舞狮的队伍过去,丰兰息与楚云岚穿过长长的人流,出城寻了一处无人的小山坡,从这里能看到雍京城的和乐,一路远远跟随的罗牧走近,将孔明灯交给楚云岚,又递了火折子给丰兰息,丰兰息点燃孔明灯,接过火折子的罗牧迅速离开,将这一方天地留给二人。
丰兰息抬头望着楚云岚,“可有想好许什么愿望?”
楚云岚回望丰兰息,月色洒落在他肩头,似是镀了一层光,美得惊心动魄,“我愿,”她缓缓开口,格外认真,“君心似我心,不负相思意。”随即反问道:“你的心愿又是什么呢?”
丰兰息回应道:“愿我们永世不分离。”
楚云岚没想到丰兰息竟然有了回应,惊讶万分,“你……”刚要细问,不远处的夜空中乍然绽放绚丽的烟火,五彩斑斓的火花纷纷扬扬坠落,照亮了整个夜空,无需多问,她已经看到草地上,钟离开心地向他们挥舞着双手,好似在邀功。
两人并肩而立,交握的手传递着彼此的温度,就这样静静看着孔明灯在烟火的辉映下腾飞而去。
只是这样美好的时光太过短暂,就见任穿雨神色慌张地急奔而来,他看到二人如此亲近,心下了然,也不避忌楚云岚在侧,“殿下,良城急报,春潮将至,于鸣为了泄洪,将水道引至青州,青州世子风写月陈兵良城外五十里,于鸣不得已求援雍京,急报已经送入宫中,我来时,大王召请了秦相、王相入宫商议。”
“没想到,机会来的这么快,良城之事要紧,你快快入宫去吧,我回府等你。”楚云岚捏了捏丰兰息的手心,随即松开。
丰兰息深知机会不容错过,点头与穿雨一同离开了。
烟火犹未停歇,楚云岚吐息间掠身已至钟离身侧,“钟离,咱们也该回府了。”
钟离指着地上的烟花,“这些都还没放完呢。”
“那就留待下次吧。”
钟离有些失望,显然还意犹未尽,毕竟还是个孩子,贪玩也是常事。
回到府中,环娘左右未见丰兰息,“怎的不见殿下。”
“兰息有急事,入宫去了,”楚云岚解释道,“钟离,你去收拾几件兰息的常服。”
钟离满头疑惑,“殿下要出远门?”
“自良城而来的急报,昭示着兰息近期必会前往良城,提前备好行李,有备无患。”
“这种小事,便交给环娘准备吧。”环娘放下茶壶,转身入寝室。
未几,丰兰息也已回府,脚步匆忙,远远便吩咐钟离,“钟离,速去备好行李,明日一早出发去良城。”
钟离连声应道:“殿下,楚姑娘方才提点过,环姐姐已经在收拾了。”
丰兰息笑着对楚云岚道:“你就这么相信我能说服父王?”
“你亲自出马,岂有不成功的道理,这点判断能力我还是有的,”楚云岚信心十足,“只是没料到会这么急迫,明日便要出发,我需走一趟如玉轩。”
“哦,何故?”
楚云岚无法确定,之前那一掌,玉无缘是死是活,而接下来的剧情就是丰兰息的身份被揭穿,总要提前做好准备,“日前我就怀疑,你的身份已经暴露,虽然上次丰莒失利,去玉无缘处大闹一场,但未免有诈,万一玉无缘留了后手,让丰莒得知了你黑丰息的身份,只怕会再生事端,所以得去叮嘱冯程他们加强戒备,守住如玉轩。”
“可如玉轩现在不是正与父王合作吗,利弊权衡,父王应不会对如玉轩下手。”
楚云岚很不认同,“你不是早知晓雍王生性多疑,他若知道你身后有隐泉水榭这个庞大的势力,再加上丰莒在一旁添油加醋、煽风点火,只怕雍王会疑心你有谋逆之心,咱们总要有备无患才是。”
“还是你思虑周全。”丰兰息暗恼最近被这几次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忘了父王的多疑。
“我很快就回来。”楚云岚快步向外走去,却在院内遇到了刚回府的文钰。
文钰奇怪道:“这么晚了,云岚这是要去哪里?”
楚云岚简单说明原因,文钰拦下楚云岚,“我代你去吧,住在永平君府,出入多少有些不便,还是如玉轩更适合我。”
楚云岚喜道:“太好了,有姑母坐镇,一定没有问题。”文钰的功夫远在冯程等人之上。
一切安排完毕,隔天一早,丰兰息与楚云岚带着钟离、任穿雨、任穿云整兵待发。
看着所谓的精兵三五成群、东倒西歪的,钟离忍不住小声对丰兰息吐槽,“殿下,不是说好五百精兵吗,这哪是精兵,明明就是一群兵痞。此次良城事关重大,是哪位大人从中作梗,要陷害殿下。”
丰兰息早有心理准备,“若不是父王的授意,谁敢这么做。”
“大王!”钟离一脸惊讶,“大王为何要如此?”
“无非两个原因,一是父王并不想止战,而是开战,良城不保,则是大举进攻青州的最佳时机,出师有名;二是父王生性多疑,若给我精兵强将,担心我在良城拥兵自重,自然,要削弱此行的兵力。”
“可惜,与青州兴战,绝非良策。”楚云岚把玩着随手捡的树枝。
“云岚说的不错,所以此行,我也想与青州世子一会,若能谈和,再好不过了。”丰兰息环顾四周,转身欲登马车,“走吧,钟离,传令所有人,出发。”
丰兰息行军途中,突遇暴雨,士兵们都不愿冒雨前行,纷纷吵嚷着要休息。
任穿雨气不过这些士兵消极懈怠,被丰兰息拦住。
“土地泥泞,行军不易,大家彼此搀扶,相互助力,若是累了,可以依靠长绳暂时休息,”丰兰息扶起瘫坐在地上的士兵,走到队伍最前面,鼓舞道:“我在前面替各位开路。”
楚云岚也下车与丰兰息并肩同行,众人行至一处峡谷,大雨仍旧未停。
任穿雨在侧指引道:“殿下,过了前面这片峡谷,应该有片山坳可以避雨。”
丰兰息再度为大家鼓气,“过了前面的峡谷,今日我们便安营扎寨,好好休养,大家一定要坚持住啊,若是拖了后腿,可没有酒喝。”
“殿下,这酒可是管够啊?”有士兵附和道。
“行军路上不可贪杯,但若到了良城,酒肉管够。”
士兵们欢欣不已,纷纷响应。
连续的大雨,冲刷着一旁的山壁,诱发了山体滑坡,丰兰息心道不妙,忙警醒大家,“这山就要塌了,大家快走。”
士兵们加快脚步,已然来不及了,石块滚落下来,眼看就要砸到人群,丰兰息顾不得危险,将士兵拉开,一掌击碎落石。楚云岚将内力凝于指尖,点落之处,石块皆成齑粉,人群慌乱中,又有一道白色身影快马而至,加入救护的行列。
待所有人疏散完,来人定睛一看,大惊道:“黑狐狸!”
来不及多言,三人离开塌方的峡谷,跟上大部队,天黑前,终于安营扎寨完毕。
大营内,白风夕一脸不可置信,“你这只黑狐狸竟然还是永平君丰兰息,黑丰息,丰兰息,一字之差,我早该想到的,你居然瞒了我这么久。”
楚云岚暗自翻了个白眼,一语点破其真实的身份,“啧,风姑娘不也是一直隐瞒了身份,惜云公主。”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白风夕惊异于对方的语出惊人。
“你的反应,证明我说的没错,这也并不难猜,”楚云岚假装分析道:“你为了赶往良城,不惜冒雨前行,可见,你有要事必须尽快到达良城,而良城目前最要紧的,正是青州世子风写月兵临良城,你恰巧是‘风’姓,就不难联想了。”
“没想到你能识破我的真实身份,”白风夕倒是没有纠结在此,“我们还是说说眼下最重要的事吧,黑狐狸,你们带兵前往良城,准备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