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几个医师去罢”
以手撑额,文帝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般无力,黄门领命,可又在踏出门槛之时忽而转身,将堂门重重合上
元恪:......
如今的气氛极为奇怪,独他一人微躬着身候立在正中,所有人都在盯着他看,抬眸,是各怀鬼胎的风平浪静,低头,是一道比一道冰冷的如芒刺背
就好像,是他替代了元华的位置,成为了那众矢之的,值得被审判的——罪人
沉默,是山雨欲来的万马齐喑
“父皇?”
元恪尾音开始发颤,说到底,十五岁的少年心性终究承受不住如此千钧之压
为什么都不说话,这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是啊,他都干了些什么——文帝最痛恨手足相残之事而太子却当着皇帝的面控告亲王,自己也真就这么......啊!他脑子是坏掉了吗!
谁说军师不能有私心?
李僖压了压唇角
第一步,将邪恶小蜘蛛逼入绝境
那个秋天,少年太子再一次低估了亲王们在天子心中的地位,也再一次,高估了自己在父皇心中的地位
还是无话,元恪也不知自己在那站了多久,只知站到双腿微微泛麻,那种感觉就像蜈蚣的千足慢慢爬上人的躯干,而带来从心返吐的恶心与反胃
呀咧呀咧,你不是~早就习惯这种感觉了嘛~
帝待诸弟胜过亲子,这又是谁的一生梦魇
终于
“孽障!”
怒极,文帝一把抓起桌案上的虎型笔架狠狠砸向少年脑袋,显是用了十足的力道,可他没料到
他没躲
终于
元恪还是想多了
玉质坚硬,鲜红的血从少年额角默声淌落,一滴一滴砸在与地上碎玻璃瓶神似的心上
甚至对元华
他都是轻轻一句——“从未有过你这个妹妹”
对他呢
他是不是巴不得跟他那个蠢货长兄一样,处死他赐死他啊!
太偏心了.....
少年袖中之指一根一根紧握
“陛下!”
第二步,成为患难时的“真兄弟”
那青衣温然的太子舍人慌忙下台来到自己“主子”身边,扑通跪地抱拳顿首呈现出完美的求情状,唉呀,请别问李僖干嘛刚刚不站出来,毕竟,元恪也没在元华喝下毒药之前,制止她不是?
作为某人钦定的“混不吝”,他很记仇,简直睚眦必报
没有动,元恪眨眨眼,眼眶中却了无湿意
“他可是你皇叔,嫡亲的皇叔!”
“......”
“切”
见少年不答,冯令灿嘲讽着神色继续扔了把柴
“殿下可威风了,别说皇叔,连自己同父的阿姊殿下可都下的去手,陛下有所不知”
女郎转身看向文帝,她的位子较四兄冯夙更靠上座,离咸阳王极近,近到只要稍稍一定神,便能将后者眼中冰冷的成算尽收眼底
“自您离京后,太子在洛阳是多少的——胡作非为”
殊不料,元恪也正瞥着他
少年不敢去看那象征着绝对权力与权威的天子,只能“卑微”地低着头,一边伪装出认错的委屈,一边,以那精心度量不会被文帝察觉出的角度,盯着自己的,二叔
那种眼神
哀怨,是麻木的苍白,眼眶微红瞳孔却是不动,不甘,是板直的血红的唇,破碎而又锐利——是天真又绝对的
恨
也许连元恪自己都不知道,他有着一双与母妃极为相似的眼睛,雾蒙蒙水胧胧,能将所有的情绪都巧妙地藏于其中
他好恨啊
人总有这样或轻或重的病态心理,自己没有的东西,总想将他人拥有甚至比自己更好的那一部分,亲手捏碎,毁灭
“朕以前教你的道理都喂到狗肚子里去了!?八王之乱遗恨未雪,刘宋荒唐不可再复,孝义怜悌,叔伯兄弟阋于墙者更是大忌,而恪儿——”
恪儿
是啊
元恂十岁上时就拥有属于自己的字——“宣道”,而他,直到如今都只是一声一句的“恪儿恪儿”地唤,这跟扶苏之于胡亥,秀竹之于野雉有何区别!?
元恪移目,慢慢转向上首天子,他的父皇
人心都是偏的,烂掉的白月光也好过石上青苔
“汝言‘咸阳王弑杀太师’,呵呵”
文帝失笑,是成龙苦叹小龙政治手段的青涩
“你可知——此乃诬告,控告,谋逆之举!?”
谋逆,谋反
元恪死水般的瞳心猛地一颤
你说他,会不会,也杀掉你?
切哈哈哈哈!你和他,又有什么区别呢!?
不
还是有的
“父皇.......”
二子恪会装,他更为虚伪也更为,恐怖
少年抬臂擦去脸上血渍,湿漉漉的眼儿眨啊眨,是幼兽受伤的可怜
“你为何,总是不听恪儿把话说完呢”
哀怨?
不~当然不是
他在看着他,歪着脑袋直直盯着他看,夏末秋初换季之时,在少年通红眼白的遮掩下,那名曰“大逆不道”的野心正如一簇一簇窜起的熊熊烈火,燃烧到了极致
恨,元恪恨生父恨到——
杀心已重,只想取而代之
神啊,也该轮到他了罢
“皇兄”
估摸着时间他也需表个态,咸阳王站到了元恪身侧,是假惺惺的求情
“本是同根生何必如此剑拔弩张,二弟与,太子,间,许是有什么误会”
太子
他可是太子,储君
“陛下”
接收到那混不吝抛来的暗示,温惠起身下了看台,双膝跪地,将一封黑色封底的书信恭恭敬敬举过了头顶,黄门接过,递到了文帝案前
可天子摆了摆手,依是看向太子——他只要他的解释
大可取而代之
“父皇,若儿臣说——二叔与齐人互相勾结,您可会信否?”
咸阳王挑了挑眉
“提上来!”
太子立喝,语落,堂门再度被向内推开,李瑾提着个比他人还高的家伙入场,并将后者重重推倒在了地板之上
“我*,真狠”
陈伯玉低骂一声,用下巴抵着地借力强撑跪起,这,这又给他干哪来了
“启禀陛下”
小将军半跪于地朗声道:
“此乃齐国护军大将军陈显达的二公子,陈伯玉,亦是此战钟离的守将”
呦,天子?
陈伯玉抬头看向文帝——魏国的天子看上去,嘶,是比自家那个酒囊饭袋风神俊朗些哈
“你认识我?”
抢先一步,咸阳王指着自己的脸,笑眯眯开口发问:
“有病”
陈伯玉脸色此刻比文帝还臭,大抵俘虏被拎过来强制加班心情都是极为糟糕的
“你们魏国的家伙除了那个姓卢的,别人我哪去认识?”
“你认识,我阿叔?”
忽地,一道温温柔柔冰冰冷冷的少女嗓音打破了室内燥气,被五花大绑的陈伯玉梗着脖子瞪去,绿衣女郎跪得笔直,亦在倾眸瞥着他看
锐锋藏于软棉中,她的气势让他一瞠
“你谁啊!”
少年嘴犟,依是没好气的咄咄逼人
“范阳卢氏,卢温惠”
女郎转过视线,气定神闲,就好似懒得与他这等人士计较般
“范阳卢氏——?”
少年咧嘴一笑,被轻瞧的薄怒使他变得颇有些口不择言
“熟啊,当然熟,堂堂大魏的使者不是?两条腿跑的比千足虫还快,几天就从建康窜到荆楚了,怎么?——你们魏国,探子业务这么广啊——”
温惠轻笑,顶着一众或疑惑或好奇或了然的目光,继续“激将”
“难道不是吗?赭阳之役我阿兄被困城内,却已为俘不还是得逃而归?”
小老弟你国是真不行啊
赭阳......
是哦
元恪下意识往腰侧荷包探去,恰好摸到一物
“切”
虽然事实无法辩驳,但嘴上气势从不能输
“切哈哈哈哈,那又怎样,你阿兄那时可狼狈了,被逼到墙角手里还捏着个没声的哨子吹啊吹,犯笑呢”
“自古行军以哨号为讯,或破城或撤离,看来你们魏国军将矛盾也挺不一般嘛,主将落网,城外数千即万的士卒却跟死人一样,嘁”
“皇兄”
哎呀呀,话是快探出来了,可大家都不蠢捏
元恪刚将那枚哨子呈上,文帝还没摆弄一二,咸阳王立刻跪地,朗声请示:
“请皇兄赐罪,当时城外将士多是皇弟麾下不假——”
“欸”
文帝放下骨哨,摆了摆手
“赭阳之役,二郎与朕皆在悬瓠,汝何错之有”
啧
不行,既然没有绝对证据,那便只能——诬告了
“既如此”
太子出言风险太大,温惠长长吸了口气,兼具受害人亲属外加小女郎童言无忌多重“减罪”状态在,这只出头鸟,必须她当
“殿下为何要将一枚无声之哨,交给温惠二兄”
“娘子怎知,是本王所赠之物”
“不然呢——难不成是温惠早离前线的阿爷?”
此骨哨乃是军讯,下士给的可能微乎极微,骨哨无声,虎毒尚不食子,素有“家门和睦”之名的范阳卢氏更干不出此等污糟事
而您,又怎么解释
“娘子,对前线诸事,了解得还挺清楚啊”
那就不解释呗
亲王转眸,笑眯眯地看着手心被自己掐出冷汗的温惠,是故作好心的提醒:
“内外勾结结党营私,王命要事取裁私家可是重罪哦,娘子言行须得注意些”
连深闺里的小女郎都能熟知战场诸事
文帝神色一凌,视线顿时射向下首跪着的李僖,却又是了然的摇头
嗐
作为恋爱脑本脑的某人顿时联想到自己与冯后——两小年轻,担心前线父兄的小娘子缠着未婚郎婿问这问那也属正常,虽然卢李合作......让他颇为不爽就是了
冯令灿/冯夙:这讲的都是什么
看呐,只要有大鱼在,小鱼自然就没人在意——比如,樯橹之末的长乐冯氏,再比如,公主之死
“陛下,依臣看,这一切会否太巧了些”
好了好了,戏份接力棒也该递交给陇西李了
“太师驾鹤,齐国反攻,这两件事竟能发生在同一时辰,几乎分毫不差”
青年低低一笑:
“就好像,是特意安排过一样”
“道瑜”
“是!”
李瑾抱拳,蹲下身勒了勒绑在陈伯玉脖子上的绳子,凑在后者耳边压低了声道:
“你那夜与我道,‘一个北魏的亲王’”
说起这个就来气!
少年呲牙,忽跪直身,直直“骂”向上首天子
“你们魏国真的有病!互防之时前几日派个亲王的探子来咧咧啥——‘守将五日之内必暴毙而亡’,靠,耍人呢,明明没死!”(陈伯玉误将元华当作钟离守将)
陈伯玉小朋友那是越说越委屈
“征伐,也讲究基本的德理,*的,耍人算什么本事!”
“亲王的探子?”
咸阳王笑着重复了遍,似发现了什么极为有趣的事般:
“哪位殿下这么......还真是山无尽而人外人,不过——小将军跟这位陈大人,看上去,似乎是旧相识”
啧啧,人精
内鬼,怀疑这种东西,还是平均分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好了
文帝揉着太阳穴开始头疼,草原糙汉的基因让他对这种隐于死水下尚未爆发之事向来不敏感,何况
这几个拉皮条踢皮球的尽讲些莫须有的事,真的,好
无聊
呀咧呀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