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秦川他们带头用原哞兽拉车,在部落里招摇过市后,其他人也跟着有样学样。
这段时间搞的城里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动物的粪便。
好些人一不小心就会踩到,一时间各种不爽地咒骂就能响遍街道。
秦川和白九也踩到过,被恶心的不行。
于是秦川就想了个办法,在两头原哞兽屁股后面系了一个兽皮袋,专门用来兜住原哞兽的粪便。
这样原哞就不会随时随地大小便,弄脏地面了。这样做的效果无疑是很好的。
虽然清洗兽皮袋的时候也有点恶心,但是这样既能很好的保持城内地面的卫生,还能把那些粪便收集起来做肥料。
秦川向首领提议,让那些同样养了拉车的动物的人都这样做。
免得城里干净的地面经常被那些牲畜的粪便弄脏,搞的城里又脏又臭。
让那些来交易的其他部落看到了,也留下不好的印象。
要是谁家的牲口后面不系袋子,把粪便拉在大街上,不但要主人自己打扫干净,还要罚款,罚他们交一定数量的肉或盐。
有了赏罚制度,关系大家的切身利益,相信大家很快就会执行的。
首领和鹰西都同意秦川的提议,因为他们出门的时候,也是深受其害。
之前首领专门派了两个年级稍大的人去清理那些街道的粪便,但是牲畜是走动的,根本清理不过来。
有其他部落开始过来交易的时候,首领只得下令,让有牲口的人走人少的东门和西门,不能去人多的南门。
又派人把部落的街道仔细打扫冲洗了一遍,才让部落重新恢复干净。
这才有了其他部落看到的,大山部落里的牲畜身上都要系粪袋的景象。
这次部落集会很热闹,来了不少人。城外的宿舍都住满了,还没住下。
那些后来的部落没有宿舍住,只能自己搭帐篷了。
不过他们以前在地穴部落也是自己搭帐篷住的,都习惯了。只是看到那些可以住宿舍的部落,心里还是感叹,自己部落来晚了。
这次秦川不守在店里了,他每天牵着他那辆显眼的牛车,在各个部落的店铺和摊位上闲逛。
牛车上放着用兽皮袋装的盐和肉干,换来的东西也能顺手放到车厢里,很方便。
他还真淘到了一些用的东西。比如一些据说很好吃的野菜种子,和一些水果的种子。
果子都不容易长时间存放,白绒果倒是耐放,就是产量不高。
秦川还发现一种白色的泥土,是被人糊在果子上保存果子的。他不确定那是不是瓷土,用盐和人换了一批果子。
和摊主交换了部落和名字后,回到家他就把果子上面的白泥全部刮下来,用一片大叶子包着,送到陶器坊去。
秦川找到燕飞,把手里的泥土交给他。
“这是我今天发现的一种泥土,你让人先捏个碗或者杯子,试试看能不能烧出瓷器来。”
燕飞掀开叶子看了眼里面的泥土,“这就是你以前说的高岭土吗?”
秦川摇头,“不确定!我也没见过高岭土到底是什么样的,先试试看吧!”
“要是真的可以烧出白色的瓷器,那我们部落又能有一种宝贵的东西,可以高价和别的部落交易了。”
燕飞郑重点头,“秦川大人放心,我们马上就用这泥试试!”
燕飞的动作很快,第三天的时候,就来找秦川去陶器坊看结果了。
秦川看到刚出窑的几样白里泛黄的粗瓷杯碗,他拿过一个碗,仔细打量后,欣喜若狂。
“没错了!这就是瓷土!这碗是粗瓷的,我们部落终于要从陶器时代进入瓷器时代了!”
高兴完后,秦川回过神,对燕飞说:“看来这土确实是瓷土,但是瓷器的制作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的,不能完全按照陶器那样做。”
陶器坊的几个管理人员都围了过来,听秦川这么说,都问:“是哪里不好?”
秦川解答:“颜色还不够纯净,里面的杂质还是比较多。不过这也不能怪你们,因为我带来的材料太少了。之后有大量瓷土后,你们还是要多研究一下。”
“现在陶器你们就已经做出了各种花纹和样子,进步已经很大了。以后你们可以试着用不同的颜色在陶和瓷器上画上花纹再烧出来,这样做出来的器具会更好看。”
和大家简单聊了几句,秦川和燕飞带着几样瓷器就去找首领和鹰西了。
首领和鹰西翻看着几样瓷器,感觉除了颜色,其他的和陶器好像也没多大的区别。
鹰西直接说道:“这除了颜色稍微白一点,其他的好像和陶器没多大区别啊?”
秦川解释道:“这是因为我们试验材料太少了,工艺还跟不上。要是做的好的瓷器,是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对泥土反复筛选淘洗。”
“最好的瓷器可以达到洁白如玉、薄透如纸、光滑细腻。瓷器的制作难度决定了它的价值,所以瓷器才比陶器更珍贵。”
和秦川交易瓷土的部落叫白云部落,他们已经返程了。
现在已经十月下旬了,马上就要进入雪季,就算大山部落想去白云部落交易,今年也赶不上趟了。
首领只好派一个羽族兽人去追白云部落的人。
让他们明年来大山部落交易的时候,多带些白土过来,大山部落以二十斤白土一斤盐的价格和他们换。
有多少换多少,大山部落可以和白云部落长期达成交易。就像和黑石部落、余土部落那样长期合作。
以后白云部落来盐城交易,可以给他们优惠一些。
部落集会结束,那些部落也陆陆续续地回去了。秦川也要开始给孩子们上课了。
之前那些外部落的孩子来了之后,秦川让他们先去学校旁听,没事的时候也可以在部落里闲逛,只要不出城就行。
反正几个不能去的地方首领都有派人把守,他们想去也去不了。
雪季开始的第一天,也是正式开学的时候。
今年在原来的三门课程里又新增了三门课程,分别是文字、算术、故事、种植、养殖、草药六门课程。
本来鹰西以前偶尔也会去给大家讲讲草药课的,但是以前没有专门的教材,有些药理大巫也舍不得交出来。
所有大家只会那么两三样常用到的草药知识,止血的刺边草,就是大蓟、小蓟,和补血草。在野外看到了,都要带回家晒干备用。
现在鹰西已经写好了一本草药集,雪季他也没什么事要忙,隔两天上一次课也不累,他就让秦川帮他把草药课也加上了。
雪季的白天总是短暂的,学生们每天上四个小时的课。
课表是秦川和教文字的老师一起商量后写的,文字和算术是主修课,每天都要上一个小时。剩下的两个小时由其他四门辅修课轮流安排。
秦川的课程都安排在十一月和二月,十二月和一月是他的冬眠时间。他冬眠后,鹰西就开始上草药课。
外部落的来学习的人,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在学习的时候都很认真。
可能是在来之前就被耳提面命的要求过,让他们努力学。
只是学习总是很枯燥的,特别是那些纯理论的课。就算开始还很努力的学习,后来也慢慢放松了。
有时候上课,他们也会跟着本部落的孩子们一起悄悄打瞌睡。
只有上养殖课和故事课的时候,比较有趣,大家都神采奕奕的。
因为养殖课可以去养殖场看动物。老师会把他们带到教学的那种动物的圈外,给学生们讲解那种动物的习性,它们喜欢吃什么,要怎么养,肉好不好吃之类的。
学生们也不嫌弃牲畜圈里又脏又臭,看着那么多动物都老老实实地待在圈里吃草,觉得很有意思。
这时候大山部落里那些放过牧的半大孩子,还会想向其他的同学和弟弟妹妹们炫耀他们放牧的趣事。
上故事课的时候学生们也喜欢,这两年有了勇士选拔赛,故事课的时候,上课的兽人们基本就是讲的比赛中的趣事,和一些狩猎的技巧。
有些故事,本部落的孩子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了,但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因为讲的人每次讲的细节都不太一样,要不是开始和结局是一样的,大家还以为是新故事呢!
秦川上课的时候,随时注意学生们的情绪。要是大家都比较萎靡,他就会结合教材随口编个小故事,给学生们灌灌鸡汤。看大家又重新勉强打起精神,才继续讲课。
其实种植课最好是带着学生们一起去地里实践才好,只有自己上手做了,才知道要怎么种庄稼。
于是秦川想了个办法,去陶器坊捡了一车烧坏的陶器,去掉边缘尖锐的部分,给每个生都发了一个装满土的破陶罐或者破坛子。
让学生们带回家或宿舍,撒上他发给大家的那一小包小白菜的种子。让他们按时浇水,看看谁种的菜长的最好。
就和幼儿园的手工课一样,在陶器上写上学生们的名字,让他们带回家去种。等菜长大以后,再带到学校里给老师看。
这样既给学生们带来参与感,也有一种竞争感。让学生们能对小白菜的种植,也更上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