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繁体版 简体版
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 南山影像志 > 第48章 获奖

第48章 获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杨桐最后醒得也不算晚,毕竟前几天忙得有点混乱了生物钟,今天莫名没有睡懒觉。

不过她醒来时陈叶早就醒了,他睡眠时间一直都很稳定,昨夜算是破了个例,但还是照常在老时间醒来。

和教授约的时间是下午两点,陈叶不着急走,便看着怀里的杨桐久久地出了神。

是时候找个时间上门去拜访伯父伯母了。

他向来是敢作敢当的人,做了就要负责到底,等他们忙过这一阵都稳定下来,他也要慢慢把他要做的事提上日程。

——

杨桐醒来时倒没发觉陈叶在盯着自己看,半梦半醒间发现陈叶已经醒了以后,她下意识伸了个懒腰并蹭蹭他的胸口,然后慢慢坐起身来,声音闷闷地来了句:“你醒了怎么不动一下,没把你手压麻吧?”

陈叶接得很快,声线比杨桐清晰很多:“不麻。”

随后拿起了昨晚放在床边的水,“嗓子还是不舒服吗?先喝口润润吧。”

“嗯嗯。”杨桐接过之后喝了两口,不过有些无济于事,她嗓子还是很干。

她记得昨晚陈叶有问她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她支吾了半天,最后用手指了指嗓子。

毕竟其他地方,当下那种情况说了也貌似没什么用。

两人在床上短暂缠绵了一会之后,才起床一起去洗手间洗漱。陈叶没穿上衣,光着个膀子,导致最后也没洗成个正经漱......

杨桐觉得自己以后是不是得常去健身房,不然自己曾经完全不运动的短板肯定会在几番折腾之后展现得淋漓尽致。

要不是在肃南那会儿陈叶带她练了练,否则昨晚她可能完全不知道怎么分配体力。

中午陈叶就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复命了,走之前他少见地迟疑了一会儿。

杨桐觉得稀奇,一问才知道原来陈叶接下来的几天会开很多会。

虽然不知道这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杨桐觉得他多半是觉得睡完就跑这事做得不厚道。

不过,到底谁不厚道这事还说不准呢。

杨桐直接掰着手指头跟他数:“电影节在明年四月份,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里我会一直为它做准备,纪录片的发行也好,线下活动也好,这些都是要我亲自去跑的。”

“甚至还会各地出差。”杨桐抬手捏了捏他的耳垂,慢悠悠地说道:“所以说啊陈老师,你就安心开会吧,你在忙的时候我也在忙,你忙完了我大概率还在忙。”

陈叶纵容着她挑衅似的把玩他的耳垂,下巴,和嘴唇。

他知道现在对杨桐来说,越忙越是好事。

“明年四月份是吧,好的,我等着杨导旗开得胜。”

杨桐发自内心地笑了笑:“OK,借你吉言。”

“但是,杨导空下来的时候得来个信啊,怕你不吃饭。”

杨桐手抬得累了,最后直接钻进他怀里去:“来信啊必须来信,天天都很和你来信,一有空就和你来信好吧。”

陈叶轻轻环抱着她:“先以工作为重,累了空了我就来陪你。”

“嗯呢,我知道的。”

…………

确如杨桐所说,之后的几个月里,她的行程都排得很满。

杨桐之前在圈里积攒的好人缘现在全派上了用场,朋友们知道她又出了这么优秀的作品之后,都很尽力帮她提供资源,心里也由衷地为她高兴。

毕竟他们曾经也是干的杨桐那活,后来或多或少都丢掉了初心,选择改行去分资本的一杯羹。

像杨桐这样还在纪录片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的人确实不多了。

在现在这个社会之下,能一直满怀热爱的人实在少见。

坚持下来并做出成就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他们都知道杨桐有天赋有灵气,也知道她经历过了一段晦暗期。

既然现在挺了过去又出了新作品,那肯定要尽力帮一把,毕竟纪录片也是他们曾经的梦想。

承蒙师父和朋友们的关照,杨桐办了很多场线下影展,也得到了很多机会去参加各地的交流活动。

渐渐的,纪录片圈里都知道了《南山影像志》这个作品。

又因为这部片涵盖了很多甘肃省的美景美食,并在最后上了价值,呼吁大众保护野生动物,杨桐又获得了政府方面的支持和宣传。

不仅甘肃省融媒体大方转发了杨桐的宣传微博,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来动员大家去看这部纪录片,希望能携起手来共同为保护自然生态出一份力,甚至一度上了热搜,最后央视也点名表扬了这部作品。

杨桐回家过年那段时间,家里也全是夸她的。

不过她没在家里待几天就选择出差了,那个氛围实在让人容易忘本。

杨桐知道自己不过是吃了点社会价值的红利,真正评奖不会只看社会影响力的,尤其是在他们这个特殊的圈子里,专业实力更是尤为看重。

在没拿到什么实质性的奖项之前,杨桐不敢放松也不敢懈怠,因为舆论总会过去,那些夸耀不会伴随她一辈子,只有实打实的成就才会获得认可,才能真的立足,拥有话语权。

——

陈叶没有说错,他忙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松快了许多。

他的研究成果最后获得一致认可,他也因此升了一级,之后可以独立带队做更大的项目了。

他在获得这个喜讯之后第一时间分享给了杨桐,杨桐也由衷为他高兴,因为这也是陈叶热爱的事业。

当然同时也意味着两人见面的次数会多了很多。

陈叶一有空就会去陪杨桐,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也会陪她出差,杨桐去参加活动,他就去城市周边转转看看风景,顺便考察一下这个地区有没有研究价值。

他们谈了几个月平淡而忙碌的恋爱,虽聚少离多,两人都在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但彼此所能给予的陪伴确是实实在在的,二人感情不退反增,激情过后的平和也让两人的关系更加牢固。

在为数不多的见面之中,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彼此的不可替代性。

当寒意消散,北京迎来春日,电影节也在四月如期而至。

四月中旬,正是仲春时节,天气暖洋洋的十分友好,但当北京国际电影节颁奖大厅穹顶的星幕暗下来时,杨桐还是攥紧了手中被冷汗浸湿的纸巾。

准备了这么久,说不紧张肯定是假的。

前一个月平路杀出来一套历史纪录片,虽然发行的时间不长,社会反响也不及杨桐的作品,但导演的地位比杨桐高出几个档次,她摸不清楚到底会怎么评。

颁奖礼现场空调开得有些低,杨桐第无数次调整肩上的丝绸披肩。

前排《霓虹长安》剧组女明星的钻石耳坠晃得她眼晕,那套历史纪录片的导演也侧着身和投资人谈笑,空气里飘着若有似无的雪松香水味。

杨桐平时挺爱这个味道的,但今天只觉得闷,甚至有些刺鼻。

她看着一波波上去领奖的导演演员们,不由得思绪万千。

果然聚光灯只为站在台上的人而开,自己坐在观众席上,只能泯然众人。

但不管怎么样,自己都已尽力,杨桐盘问了自己很多遍,确实是问心无愧。那既然如此,就把结果交给天意。

她选择了这条路,也为站在聚光灯下而做出了努力,用心付出之后就不会后悔。

终于,颁奖到了纪录片这里,主持人简短介绍之后,大荧幕开始轮播提名作品片段,当《南山影像志》的雪豹影像出现的刹那,杨桐松了第一口气。

哪怕知道自己会被提名,但在现场杨桐还是悬着心等待。

毕竟这是她的翻身仗。

颁奖嘉宾上台之后没有卖关子,他站在话筒前,说完所有提名作品之后,就继续对着台本上的字一气呵成。

“最后,获得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项的是——《南山影像志》!”

话语响起时,杨桐恍惚了一瞬,直到掌声像被骤然拧开的水龙头般倾泻而出时,她才缓过神来。

自己真的获奖了。

从松了一口气,到心里这颗石头落地,杨桐的心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她沉了一口气,脱下披肩,象征性地和周围两三个人拥抱了一下之后踩着小高跟往台上走。她的玉白色旗袍下摆绣着祁连山轮廓暗纹,走动时金线仿佛在山峦间流淌。

奖杯底座比她想象的更沉,好像是比前两年的质感好点了。

杨桐扶正话筒时发现自己的手在抖,她的背后循环播放着纪录片的精彩瞬间,其中不乏那一场刻骨铭心的枪杀。

她开口,话语却是如此的有力:“我在上学的时候老师曾说过,纪录片的本质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它的意义在于记录时代与社会的真实面貌、传递知识与文化、引发人们对社会现象等的思考,并推动社会进步。”

“《南山影像志》真正做到的不多,但我也尽我所能地向大众展示了一方水土。”

“感谢我的师父、我的朋友,没有你们的帮助《南山影像志》不会流传那么广。”

“感谢政府的大力支持,能与肃南这座小城结缘,也是我的荣幸。”

“感谢我的老师、向导,没有你我根本不可能拍下这部片子最精彩的瞬间。”

“未来我会始终铭记这段话,继续保持初心、努力创作,争取把更多作品带到台前来,谢谢。”

杨桐举起奖杯和证书,深深地向观众席鞠了个躬。

一瞬间掌声错落响起,又渐渐变得统一,杨桐也走回自己的座位上。

虽然拿完奖之后最想拥抱的人不在这,但知道对方一定在观看自己的颁奖典礼,心里也是高兴的。

杨桐正在努力猜想,陈叶听到自己的感谢词里有他时,会是个什么反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