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年终总决赛,幸村看满了全程。最后还是“老油条”德约更胜一筹,摘得生涯又一头衔。
意外收获是,诺亚想请他一起前往澳大利亚的网球学校进行冬训——不是之前那一家。
幸村有点惊讶,诺亚应该不缺球员或者陪练。不过这位“小巨头”没有解释,只含笑问道:
“你来不来嘛?”
“来。”幸村下意识就答应了,忙补充道,“但是要跟经纪人说一声。”
“没关系。”诺亚温吞地说,“既然是我的邀请,我当然要把所有事都打理好的。”
于是幸村的归家计划又往后拖了半个月。
为了提前适应沙特的气候,以及为赛事做前期宣传,幸村在第46周就来到沙特阿拉伯的吉达市。被誉为“小年终”的新生力量总决赛主办方很给力,早就给参赛球员订好了豪华单间。
只用招待八个人嘛,不费力。
八十多平的套房十分宽敞,甚至配有吧台和书房,从客厅的落地窗就能看到阿拉伯半岛带有异域风情的海景。令人身心舒展。
幸村是第一个来的,赛事方会给每个人发放赛程手册,上面也包括每个人的信息。
赛事宣传这种事,任何职业赛都会做的,只是轮不轮得上的问题。
八个人到齐之后,主办方召集大家拍了几张集体海报,然后还摆了一场午后茶话会,用作素材。
在酒店花园里,落叶散落在鹅卵石路上,背对着一面布满常春藤的墙,八张椅子摆成大圆桌会议,各个方向都设置了镜头。
“这么庄重吗?”一起走来,美国的艾利克斯率先调笑道。
众人松散地四散就座。
“好的,各位午安。”指导说道,“这是一场茶话会,虽然有镜头,请大家自然就好,各自聊些什么都行。”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
“不如先自我介绍吧。”幸村说英语提议,“有几位还不认识。”
“行啊。”
“也对。”
“那我先吧,”金色卷发的高大青年道,“我是艾利克斯·米勒,来自美国。身高191,19周岁,去年年底开始打职业赛事。”
“额…好,到我了。”逆时针方向,短寸头,被晒得较黑的青年接道,“各位好,我是来自巴西的若昂·冯塞卡。身高185,今年17周岁,我从14岁起打希望赛。”
“那不是有三年了?”
“对啊。”若昂笑道,“不过今年才稍微打出头。”
第三位是幸村认识的人,还互存过联系方式。
“我是塞尔维亚的杜尔·拉约维奇,身高186,19周岁,打职业也有三年了。”利落圆寸的青年说道。
“我叫张斌诚,中国人,身高181,19周岁,转职业有…三年半了吧。”
幸村同样认识这位留肩长发的青年,在第一次参加U17世界杯的时候,当时听说是中国“三剑客”之一。
“我是来自日本的幸村精市,身高182,17周岁,去年转职业。”幸村说得比较简洁。
“我是来自日本的池爽儿,”池挨着他坐,还是一头黄色挑染,“身高184,18周岁,16岁出道。打职业差不多快三年了。”
“都是日本的啊。”艾利克斯感叹,“真厉害。”
幸村笑而不语。池也没说话。
“到我了?”接下来也是幸村的熟人,在U17世界杯聊过的西班牙选手,罗密欧·费尔南德斯。他身高187,刚满18周岁,也是15岁时起就转职业了。
最后一人目测是大伙儿中最高的,一头棕色斜刘海的捷克球员雅各布·蒙斯克,身高193,18周岁,职业球龄3年多。
“也是没想到会碰到熟人。”杜尔说,“幸村、张、罗密欧、池,三年前的U17世界杯都见过吧。”
“三年前?就是ITF办的青年团体赛吗?”艾利克斯问道。
“对的。”
“哦——那会儿我还在学校训练。”艾利克斯惋惜。
“我在打个人青赛。”雅各布道,“听说阿卡去了的。”
“对,诺亚也去了。”
“小高尔吉亚?”
“嗯。”
拉约维奇补充,“还有加缪、博格,那一年真的是……”群星闪耀时刻。
“哇……更可惜了。”
“去年就谈到那年世界杯了。”池说。他是在场唯一去年参加过“小年终”的人。
“去年就加缪一个单反。”
“今年应该也有吧?”杜尔扭头,“我记得幸村是单反。”
幸村点点头,看向罗密欧,“费尔南德斯之前也是吧?”
“没有,”罗密欧情绪不高地摇摇头,“改双反了。”
“单反挺难对抗的,很难做到稳定。”雅各布插话,“现在不是有什么‘单反已死’的话头吗。”
“是啊。”艾利克斯有些唏嘘,“TOP10已经没有单反了……”
然后大家就一直围绕单双反的技术特点聊天,再从反手转到上旋、切削等等。主要是艾利克斯和杜尔两个人话比较多,其他人多少谈个几句,倒也其乐融融。
只有场下指导比较失望,他更想看到青年人之间不对付的撕逼大戏,更有话题。
后续大家就各自回去休息了。余下的几天时间,大家都在适应北纬20度海边的湿热气候,找练球搭子。
幸村在这方面更主动些,其他七人他基本都对练过,还跟张斌诚学了两天“汉语进阶”。
张斌诚说王伟提起过他,评价是“挺好的,蛮随和,但是也直率”。源于这种初印象,他才乐意跟幸村混混熟。
“小年终”的赛制和年终一样,都是按排名抽签分组后,两两PK,前两名晋级四强。
但比赛规则较其他赛事有很大的改动,算是ATP的一次试水。
第47周末,官方公布赛程,为期一周。
A组:
池爽儿(42)
杜尔·拉约维奇(74)
幸村精市(112)
罗密欧·费尔南德斯(193)
B组:
雅各布·蒙斯克(67)
张斌诚(76)
艾利克斯·米勒(139)
若昂·冯塞卡(173)
在八个人里,单看数据,幸村并不突出,他不是年龄最小的,也不是职业年龄最小的,更不是冠军最多的,排名最高的。
从初中毕业后,幸村已经很久没有过那种“众星捧月”的境遇了。U17集训营、世界青少年赛场、职业赛场……他总是一次次淹没在数不胜数的“天才”中,然后再一次次地打出来。
幸村不是学网球一开始就是那般自傲,是国小五年级到初三的那五年,才学会了在举众瞩目的光环下从容,学会在赛场上展现自己的求胜欲。
他一直有一缕理性在心,岛田也多次提醒他,不能龟缩在自己的舒适区。
有人会不适应本来繁花锦簇的周身突然冷寂,幸村不会,其实他本性更渴望宁静。
所以幸村安排自己“沉入平凡”。
但他相信自己会“不平凡”。
站在这片赛场上的,是结结实实打出来的20岁以下世界前两百的英才。每个人都有挑战赛或希望赛冠军奖杯在手。更不必提曾在各自国内如何赢到没有敌手,收到了多少赞誉追捧。
实际上无论站到多高,职业选手大多都能清醒过来。
因为输球永远是最狠厉的一巴掌。
“小年终”的规则变化很大:
第一是采取五盘三胜制;
第二,每盘比赛先到四局为胜,3-3则进入抢七;
第三,40:40平分后,一球决胜负,不再需要占先;
第四,缩减了发球、取消第一局换边等时间。
总之,和平常比赛节奏差异很大,但无论怎样,都是需要去一分一分拼搏的。
幸村是唯一没有带教练的人,实际上他现在还未形成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有效团队。只有早苗作为得力经纪人配合他的职业之路。
随着他的水平提升,教练青森已经很难指导幸村了,只是在体能方面布置了一些可行的方案,然后是给幸村放球。
随着合约完成,幸村现在的自主练习,主要就源于在美国网球学校接受指导时,吸取的一些经验和技巧。
他能够把自己安排得很好。
幸村小组赛被安排在周二上午、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都到这个阶段了,没有人落点是不深不厚的,想要取得优势,得发挥更强的进攻性,节奏加快或突变。
每个人都是这么想的,也都年轻气盛,所以对轰起来尤其爽快。
A组第一场,拉约维奇[3-0]轻取费尔南德斯,他的球速很快,最高能抽到140+,罗密欧只能勉强应对。
幸村第一场对手则是池爽儿。
池爽儿一直都很全面,从底线到网前,技术的使用都很灵活。但并非不可战胜。
现在的世界TOP10中,幸村已经碰过三个人——NO.1莱昂纳德、NO.9巴普洛夫、NO.3诺亚。上个月幸村还跟诺亚打了场训练赛。
TOP20中,也遇到过重炮发球手、暴力正手和变奏大师。
可以说无论和哪个比起来,现在的池都无法给幸村带来相似的威胁感和压迫力。
是的,在幸村眼里,池已经不再是三年前那个渺小的他在心里默默敬仰的存在了。感觉很普通了。
他底气十足。
第一盘幸村的发球效率很高,70%+的一发成功率,平均时速182。他的进攻性给池带来不少威胁,但三个破发点都顺利挽救,最后在抢七幸村[7:5]获胜。
第二盘幸村在尝试更具攻击性的变线,非受迫失误较多,[2-4]被扳平。
第三盘池针对起幸村的单反,但这比较好解决,池的速度没有那位俄罗斯大哥快,他反手变正手打了好几板大斜线/直线制胜。[4-2]
幸村是很有耐心的,尤其是比赛的局数缩短,对体能的考验更少。大家都毫无顾忌地发挥了,狠命地发力抽击。
在适应池的打法后,幸村用好上网的节奏,“戏耍”了他几次。[4-2]。
总分[3-1]力克今年的夺冠热门。
“我就说。”B组的几个都在看热闹,津津有味。
幸村给他们的击球质感,并不像前百开外的选手。真要对上,可不好说谁胜谁负。
第一场取胜,接下来两场幸村状态更盛,接连赢下拉约维奇和费尔南德斯。
“真要说起来,幸村给我的感觉和小高尔吉亚有点像。”来自和诺亚碰面并不幸“头对头”0-2战绩的雅各布·蒙斯克。
“对,都是那种很镇定,擅长控球做落点变化进行压迫的类型。”
虽然对彼此越来越了解,周六半决赛中,蒙斯克仍[1-3]“不幸”地败给了幸村。他的打法是很好看透的,“三板斧”——发球、正手两个斜路打开、出浅一击,以力破巧风格。适应之后在战术思考上相对轻松。
周日决赛对手又是池爽儿。大约是复盘过,池应对起幸村的正手来颇有章法。对幸村抢点快节奏也逐渐适应了。
他在尝试压制幸村,否则被调动起来或者让幸村有机会假动作“欺骗”,会相当难受。
相比在TOP经历多年风雨的老手大师,池爽儿还是比较稚嫩的。打到后两盘,甚至有点被幸村的节奏带着跑了,便只能让幸村又刷了一次H2H战绩。
这场五盘大战虽然用时不到两小时,仍称得上精彩。
[4-3(4)、2-4、1-4、4-3(2)、4-2]
考验了一番观众们的心理素质。
终于,时隔五个月后,幸村再度捧杯,并且收获了54万美元(税前)的丰厚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