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浅球稍不留神就会被幸村一拍打死。
评论员B:还有大角度的对角球,这样的制胜球还打不死布莱尔。虽然撕开了防守,但布莱尔就是有办法跑回来“反戈一击”,他的outside-in技术炉火纯青。
评论员A:在底线相持中,幸村和布莱尔就像最锋利的“矛”和最坚固的“盾”。哪怕是幸村也不能企图一击制胜。
评论员B:必须保持耐心。罗兰·加洛斯的胜利属于最坚毅者。
已经是26拍的长回合了。赛场双方的每一拍都暗藏杀机。
史密斯能感觉到,幸村深沉的耐心。仿佛“魔王”如何折腾都逃不出“神”的视线。
再次挑高球将幸村逼回底线。但没能终结这一分。
幸村指球引拍,余光瞥到站位封锁了2区的史密斯,攻向1区。但这个中间落点是没办法制胜史密斯的。
史密斯打回中间位置。这样不容易被撕开角度。
他的意图是用超级多拍消耗幸村短时间内的体能,让他在抢七跑动不动,从而创造优势。
去年决胜盘就是这样。
幸村突然抽出小角度的短击,朝2区。史密斯滑步反击,幸村等在落点后,正手猛地提速150+抽1区空档。
整整34拍,拿到制胜。
幸村弯腰,一手扶膝,一手撑着拍。像是在调整呼吸。
球童展开毛巾,等在他身后。
史密斯也喘着气,撩起衣摆擦鼻尖的汗。
观众在疯狂。
[7:7]小破发。幸村保住盘点。
“是不是因为总觉得留有余地,才会在第三盘觉得放松?”诺亚在复盘时,曾指出这个问题。
“因为在马上要胜利的时候,我反而不想逼自己太紧。”幸村说,“不是一向这样吗?越接近越要平常心。不能紧张或者心急。”
“当然不能心急。但是,”诺亚严格起来,“你要学会承受‘接近胜利的压力’。”
“第三盘有些球你的心态放松了。你不能过于紧张,但是你要紧张。”
“想象如果拿不下第三盘,你就输了。用这样的心情去面对布莱尔吧。”
幸村思索着,“但是如果真的拿不下来,后面会很沮丧吧?”
诺亚看了眼幸村,“这种情况你调整不来吗?”
“……”那倒不会。
把接近胜利的每一分,都当做将要滑向失败的每一分看待,去争抢。不仅仅是面对史密斯的时候,面对任何人都要一样。
这才有了幸村今年如入无人之境的赛场统治力。
你找不到任何机会的绝望感。
史密斯一发出界。
2区的二发。
幸村在史密斯抛球时突然上到了发球区,半截击接发。史密斯的脚步速度再快,他平衡好身体后球已经回到前场了。
还是个卸力的短球。
[8:7]连续两个小破发!幸村的赛点。
“全满贯!全满贯!”
幸村置若罔闻地接到球童给球,挑了绒毛最少的。
他在1区站定,一边用拍拍球,一边观察史密斯。
史密斯退到底线3米处,常规站位,估计有点顾忌之前的外角发球ACE。
幸村接住球,又拍了两下。
起抛——
咚。
207km/h的内角球,线裁偏头闪避,弹到围栏发出清脆的声音。
史密斯站直,有点“还没开始就结束了”的懵圈。
随即又放平心态。
用了浑身解数还是打不过。没办法。
一切尘埃落定,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才涌入幸村的知觉。
镜头在不停特写他专注又有点茫然的眼神。
赢了。
幸村走到网前,和史密斯拥抱。
“太强了你。”史密斯小声嘀咕。
“累死了。”幸村也轻声抱怨。
没见过那么能跑的。
主持人在电台里的声音无比激动:“无愧于‘巨头’之名。这个时代的网坛在罗兰·加洛斯诞生了第二位全满贯球员,也是亚洲的首位金满贯球员。幸村精市以无比耀眼的技术纵横在世界上任何一种网球场,他是亚洲的‘奇迹’!27岁已身负11个大满贯头衔,他会向24个大满贯的记录发起冲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