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繁体版 简体版
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 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从城南到城北的距离颇远,沈宣用最快的速度步行,走直线过去,也整整走了快一个时辰才到。

他清早出门,一路奔波。等到了锦鲤街时,时间已经快到巳时,街上的铺子都开了门,路上也已有不少百姓来来往往。

乐州城很大,城南城北就大不相同。城南住的多是些普通百姓,南码头的集市卖得也是些老百姓的生活用品。

而这城北的锦鲤街却不同,因着靠近乐州书院,附近住的也都是些有钱人。商铺大都是茶楼、玉器、笔墨书画等高雅路线,路上的行人也都穿着绫罗绸缎,明显要比城南富贵了许多。

沈宣背着一个背篓,一身打满补丁的旧衣,在这街上就十分扎眼,颇有些格格不入。

他先在街上寻找归云楼在哪,走了一会儿才看见远处有间很大的酒楼,共有三层楼高。

这酒楼的门庭共有一丈多长,修的蔚为壮观。一楼的房檐下挂有一个巨大的牌匾,上书归云楼三个大字。

就是这里了!沈宣精神一震,没想到那个陈采买还有些来头。

他走到归云楼门口,便瞧见一楼雅座里已经有不少的客人落座饮茶。

大多数客人看穿着便知是文人学子,正聚集在一起吟诗作对,引经论典,瞧着好不热闹。

原来这归云楼正是乐州城里最大的一处雅集场所。那些文人名士们平日里最爱来此以文会友,相互结交。归云楼就为他们提供酒水茶饮,还有表演娱乐。

“看什么看?这里是读书人来的地方,讲究层次。这位小兄弟,抬头看看上面的字,可否识得?你可莫要胡乱闯入,冲撞了里面的老爷们。”

沈宣正看着热闹,便见一个小厮模样的守门人走了过来,一脸倨傲的拦住他道。

“我是来找陈采买送东西的。”沈宣连忙说道。

“陈采买?你先等等。”那守门的听到了陈采买的名字,才没有再驱赶沈宣,而是让他在旁边的角落里等着。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姓石的婆子走了出来,打量了沈宣一眼,瞧见他背后背着的大竹筐后说道:“你就是陈采买介绍来的?随我进来吧。”

沈宣背着竹筐跟在石婆子身后,一路走墙根小道去了后院。

“把东西放下吧。”石婆子将人带到后厨附近,指了指地上说道。

沈宣这才把竹筐放下,掀开上面的湿麻布,把里面的鳝鱼和泥鳅给石婆子看。

“东西倒是新鲜。”石婆子是厨房里做惯了的,也是识货。一看这鳝鱼和泥鳅就是刚抓的。

“我来称称。”她说着拿出一杆称,将那筐鳝鱼泥鳅全部称了一遍,挑出了几条压死的扔掉后才道:“鳝鱼和泥鳅价格一样,都是十文一斤,这些一共二十八斤六两五钱,我给你个好价,你也给我抹个零头。”

沈宣想着以后少不了还会与这归云楼打交道,便大方的说道:“那大娘你一并算我二十八斤,多的那些铜板,便算我请你喝茶水的。”

像这种在后厨打下手的婆子,平日里油水不多,就只能从一些小地方克扣。

沈宣一下子抹了六两多零头,她报上去的时候却是不用抹零,中间那六文钱的差价便能自己得了。

石婆子见沈宣这般上道,心中也是颇为满意。于是便十分痛快的找了二百八十枚铜板给他,还亲自将他领了出去。

离开的路上,沈宣就与石婆子聊天问道:“没想到这些城里的有钱老爷们这么爱吃这些野味。”

石婆子便道:“他们整日里在家大鱼大肉,什么好东西都吃腻了。出来可不就想要吃些新鲜玩意?”

“就这他们还嫌弃我们归云楼的花样不够多,时常让小厮去外面买些零嘴来吃。”

“啊?就街上的那些?”沈宣想到在锦鲤街上的确是看到了不少小摊小贩,多是些茶鸡子、五香干、糖葫芦之类的,生意都还不错。

“可不是?”石婆子把他送到门口,指着不远处几个货摊说道:“就这几家,都没少赚,眼见着他们之前摆摊都穿的布,如今也穿上绸了。”

石婆子的话倒是给了沈宣一些启发。他从归云楼离开后,便背着竹筐在锦鲤街上闲逛。仔细打探着这条街上的商业情况。

这条街上除了沿街的大商铺外,还有不少小摊小贩。除了那些零嘴吃食以外,还有面人香扇或是头花手帕等小物件。

沈宣全部逛过一圈之后,便停在了一间书肆门前。

他瞧那书肆门口贴了一张白纸,上面写着招聘抄书之人,要求字迹工整,一两银子抄一本书。

抄书竟给这么多?沈宣心中意动,便抬腿走了进去。

他幼年时在沈家虽没习几个字,但穿越到了现代以后,却一直有学习书法。

字体算不上多好,也还算工整,抄个书应当是够用了。

沈宣直奔那柜台而去,询问里面的掌柜,如何才能应聘这抄书的差事。

那掌柜的上下打量他一眼,见他衣衫褴褛,便有些不信的问道:“你会写字?瞧着你不像家里读得起书的。”

沈宣开口说道:“我乃是家道中落才沦落至此。四书五经都是学过的,不信您考考我?”

书肆掌柜这才信了几分,将他带到后院,指着院子后方一个摆满了案几的大通间说道:“这屋里都是来抄书的。你若是要抄,便和他们一样就是。”

说完以后,他又将沈宣带到一个小隔间,拿出一份文书后问道:“你叫什么?家中是何方人士?可有身份文书,或是推荐书信?”

还不等沈宣作答,那掌柜又道:“最好是有身份可靠之人的推荐书信,若是实在没有,官府的身份文书也可。我们这里查验以后,便可签立合同开始抄书了。”

沈宣沉默,方才那抄书的堂屋里全是男子。他一个哥儿,就是拿了身份文书过来,这掌柜的八成也不会要他。

那书肆掌柜见沈宣拿不出身份证明,便收起文书起身说道:“这位后生你还是请回吧,来我们这儿抄书的都需来路分明,你这样的我们可不敢要。”

沈宣从书肆里出来,又特地去了几个酒楼商铺询问一番,才知道无论是哪家店铺用人,竟都要文书证明。

不仅如此,若是账房等碰钱的差事,更是要有名人作保。普通百姓若是没有门路,压根就无法找到工作。要么是去城南码头上做力工搬运货物,要么就卖身进富贵人家,给人为奴为婢。

再有脑子灵光的,自己摆摊做些小买卖,赚个三瓜两枣的,就已经颇有本事了。

此时已经过了午时,沈宣肚子也很饿了。

他摸出铜板,在小摊上买了一只肉包子。这锦鲤街上的物价比其他地方要贵,肉包子都要十文一只。

他坐在台阶上吃肉包,一面仔细观察着路边的摊位。便发现这街上倒是有件有意思的事情,一个卖祭纸的摊子前面人头攒动,往来的行人竟都停下来买了一些。

沈宣突然想起,今日已是七月十二,再有三日便是中元节了。

在大晋,纸的价格不菲,祭纸虽然粗糙一些,但也并不便宜。穷苦百姓买不起祭纸,也没有祭祀的讲究,所以沈宣在云水村里才忘了马上就要过中元。

不过在锦鲤街上,往来的基本都是买得起祭纸的。因着节日将近,这买祭纸的生意自是十分火热。

“卖祭纸了,祭纸一百文一刀,纸元宝三百文一包,纸宝塔五百文一座了。”

还真贵!沈宣听了价格心中咋舌。原来他现在穷的连祭纸也买不起。

“这位摊主,你卖的这祭纸能写表文么?我买了这么多祭纸,却没有表文,该找谁写去?”一个买纸的大娘问道。

那摊主听了,却是摇摇头道:“我又不精笔墨,不过识得两个字,哪里会写什么表文?那边有个卖书画的,愿意帮人写表文,一两银子一封,你拿了纸自去找他写去。”

“一两银子一封表文,怎得这般贵?”大娘皱眉说道。

“谁叫那读书习字之人都有几分傲气。”摊主笑道:“再者能读的起书的,家里又不缺钱,犯不着做这等晦气的事情。”

给亲人烧祭纸的时候,为了怕那纸钱被别的鬼错领了去,家中亲人都是要给烧纸的对象写表文的。

一般这种活计,自是家中精通笔墨之人来做。可若是家中无人能写,免不得就要在外找些识字的书生或秀才帮忙。

因着祭纸晦气,大多数书生都不愿意接这种活计,所以这写表文的价格也就水涨船高,变成了一两银子一封了。

若是旁人,这番对话听了也就过了。

然而沈宣听到这里,却是眼前一亮,发现了一个赚钱的门路……

他转身走进了附近的文具店。

这文具店里此时客人倒是不多,掌柜的见沈宣走了进来,虽然穿着破旧,但容貌气质都颇为出尘,想着大约是哪家的穷书生,就也十分客气的迎了上去。

“敢问这位客倌,可是需要点什么东西?”那掌柜的问道。

“一只普通兼毫笔即可,也不需多好的。”沈宣说道。

那掌柜的见多识广,一看便知沈宣囊中羞涩,想了想后,才将他带到柜台前。拿出一只绿竹杆的兼毫笔道:“这杆笔只要二两银子,平日里附近的考生文人基本都是用的这种,你看看合不合适?”

竟要二两银子!沈宣额上冒汗。

低头一看,这笔的确普通。笔杆就是普通的竹节,连个刻字都没有,也就是因着兼毫笔里面夹了黄鼠狼豪才贵了一些。

然而他现在却连这么普通的兼毫笔也是买不起的。

“这……”沈宣顿了顿才道:“我不要兼毫笔了,就你铺中最便宜的毛笔给我来一只吧。”

那掌柜的闻言一愣,面上的表情有些一言难尽。不过倒底是涵养不错,没有再说些什么不中听的。只拿出柜台角落里一只羊毫笔道:“最便宜的话,那就只有这只了,只要区区一百文,客倌你要了么?”

沈宣:“……”

最便宜的毛笔也要一百文,沈宣有些沉默了。

不过为了赚钱,这钱却是不得不花。

沈宣咬咬牙,买了一只毛笔加一块最便宜的墨条。再有砚台实在是买不起了,就买了一只不太光滑的墨碟凑合,加起来一共花了两百一十文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