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了自己的思绪太久,让一旁想听八卦的亲娘着急了,“说啊,是不是有啥好事?”
“是有好事。”李氏喜滋滋的道。这十几天来发生的事情太多,一时之间不知从何说起!反正细想一下,比起之前三十几年的生活,现在的她就像掉进了福窝里啊!
“啥好事啊?”一声响亮的男声在灶房门口响起,是李家的一家之主李添福回来了。听小儿子说四丫回家来了,他担心有事儿就提前从地里回来了,回来的路上还在担心这不年不节的突然回娘家,闺女是不是在婆家受委屈?现在听到老闺女说是好事,他心中的那块石头才落了地。
“爹回来了。"李秀儿看到满头大汗的老爹,拍掉了手上的泥巴菜屑,走到水缸前舀了半盆水端给他洗漱,洗漱完的李老头端着一个大陶碗摇着大蒲扇坐到了灶房门口听老闺女说话。
李秀儿边洗菜边说着家里这十几天的变化以及婆婆计划在县城里开铺子的事,还把自己给娘家揽了一个豆腐活计的事也喜滋滋的告诉爹娘,有了这份活计以后家里生活就会宽裕很多。原以为家里多了份活计,爹娘会跟自己一样高兴呢,可等她兴高采烈的说完,回应她的却是两人的沉默不语……
看着沉默半晌的爹娘,李秀儿一颗火热的心慢慢冷却下来,猜想着他们不知道是犹豫还是不愿意?
李秀儿想起婆婆在她回娘家之前对她说的话,如果你爹娘不愿意干这份活计,你也别强求,因为有些人就愿意固守在他们所熟知的环境里生活里不想改变。不光是因为改变有风险,更多的原因是要重新适应一种新的环境,甚至是重新过一种新的生活,所以才不愿意改变,再加上有多人力无法控制的变数,尝试了也不一定成功,所以才不愿意去改变。
看着爹娘满是沟壑的脸上,李秀儿心中很是失落,机会摆在面前了,却因为不想承担风险和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所以就这样轻易的放弃吗?虽然失落,但也能理解,毕竟刚开始听婆婆说的那些做生意的风险,以及可能会遭受到各种意外,他们又何尝没有退缩和畏惧,若不是婆婆坚持并用长辈的权威硬下了决定,说真赔了欠的债她来还,他们两房不是才慢慢的下定决心跟着婆婆一起干。当真的干起来才知道其中的好处,她从中学了很多东西,不说其他,就单单做饭的这件事,以前自家吃的饭,咸点淡点稠点稀点,难吃点好吃点都无所谓,谁也不会计较,可一旦当成生意做,若不用心不上心,那就等着客人找碴吧!
这几天光用来控制婆婆所说的味道的稳定性,就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直到这两天做出的成品味道没有一丝的差错,婆婆才算松了口,虽然过程很繁琐,且需要特别的细心和耐心,但等真正的掌握住了才察觉到没那么难,尤其是亲口吃到自己所做出的如此可口的美食时李秀儿心中顿生一种婆婆所说的成就感!现在她们还处在婆婆所说的实验阶段,等他们把小吃铺真做起来,可以想象当人来人往的客人吃着他们做出的鲜香的小煎包,她是该怎样一种满足,而且这份活计每天能都挣到钱给自家花用,他们还学会了识字算账以及怎么做生意,怎么迎来送往,可以说走出这一步,改变了全家人的生活和命运。
其中的好处她知道,可是娘家爹娘不知道啊,又不能提婆婆的事,而且她心里也明白,有一个鬼仙公公教出的婆婆当靠山,真不必担心家里会出现什么大的意外和风险。
李秀儿急出来一身汗,她即便再三保证一定会成功,爹娘估计也不信。算了,这种事强求不来,她已经把好处和坏处都说了,该怎么办,就让爹娘做决定吧!
可机会不等人,放弃了这次机会,以后若爹娘看到他们起家之后的得到了好处再来改变,那就晚了!
“你们好好考虑考虑吧,最好等哥哥嫂子他们回来之后一起商量一下。”看看阿娘一副心不在焉样子,她接过了做朝食的活计。“爹娘去堂屋坐着好好想想,我来做朝食。”
做豆腐这活计是她肯求婆婆给娘家的一次机会,若错过了这一次,不知道还有没有下次。如果爹娘不答应,婆婆肯定会找其他人来负责这方面的供应,到时候这个机会就会完全失去,到时不光自己丢脸,等日子过好了,以她对爹娘了解,肯定会悔的肠子都青了,然后求她再帮一次,到时自己还有脸再求婆婆给个机会吗?
手艺送到跟前,学本事的机会也送到了跟前,若还是不能及时把握,那就只能说烂泥扶不上墙了,给了发家的机会,却依然不懂得把握,那就只能说是命了!老话说上杆子不是买卖,即便是血脉亲人,有时候也是无可奈何。
李秀儿在心里安抚着自己,努力让自己不那么上火,慢慢的定下心来做朝食,经过这些天学习和多次的实践,她和大嫂在做平常的家常饭时,在调味火候方面用心了很多,正所谓厨艺一通百通,现在他们做出的家常饭的味道也提升了不少。今天她打算给娘家的爹娘及哥嫂弟弟弟妹露上一小手,让他们好好感受一下这些日子的长进,不光厨艺,见识能力眼界是不是跟他们不一样了?若是有机会,他们是否愿意做这样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