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沈雪从侯府出去后,立马回家让人收拾。
眼下住的这个宅院是婆母生前买给他们的,地契上的名字,是她儿子,这是当初分家的时候,她按着自己母亲的话,带着一双儿女去老夫人跟前哭了好几天,才得来的。
她的儿子是嫡子,本就该继承家里的大半家业。
翌日上午,他们就搬回了侯府。
外人好奇的问起,沈伯爷只说母亲在天上托梦,这样一来,他还博了一个孝名。
对亲弟弟一家,他本来也没那么排斥,弟弟不争气,还是次子,怎么也威胁不到自己的爵位。
这些年,虽说有时候不可避免要被借钱,亦或者是私下处理一些事情,但他没出息,但也不蠢笨,犯不了什么大错,看在去世母亲的面子上,永安侯还是愿意照顾一二,他还能有个美名。
今年是科考年。
唐铭是要下场考试的,不过他祖籍就在京城,也不需要去外地,安心准备就是。
也没什么不方便,这天,他跟妻子去闻家吃饭。
乐谦跟昕昕也都考过,对这个女婿,也没保留,他恭敬有礼,不攀附,也不骄不躁,很难让人不喜欢他。
饭毕,趁着三人在前面说话,沈初拉着女儿去了后院,看起来很是高兴。
“景恒的亲事,母亲已经看的差不多,眼下刚回京不久的翰林院大学士顾家,她家有个待嫁嫡次女。”
“那姑娘很是端庄。”
“顾夫人跟母亲以前也有些交情,关系不错,母亲之前还去参加过这位夫人的婚宴。“
提起往事,沈初也没遮掩。
碍于家里长辈,幼时她很少能出去交际,认识的人不算多,但这顾夫人是真的跟她关系不错,之前也没排斥过她,言语上更没奚落过她。
她还去参加过她的婚宴。
“他们才回来不久,母亲准备过些日子就跟你父亲说。”
“景恒可见过这位姑娘?”
“没有。”
沈初拿起一旁的花茶,轻轻地喝了一口。
直觉告诉她,儿子不会反对,大学士本人出身也不差,又被皇帝信任,年纪比乐谦还要小两岁。
“他眼下读书为重,下一届,他就能下场。“
“若你父亲没意见,母亲安排他们见一面这不是难事,可我担心,你父亲不一定同意。”
顾家眼下是五品官家,他们家不一样,以前也算是有名有姓,可后来因为一场祸事被连累,顾家长辈被贬出去,眼下家中子孙有出息,这才回京。
可官场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母亲,这桩婚事,是那位顾夫人跟您提起的吗?“
“是。”
沈初也没隐瞒,他们家才回来不久,前几日她去顾家做客,当时说起家里几个孩子,顾夫人当即就提议。
她亲自见到了顾家二小姐,也没意见。
闻家家风很好,是读书人家,家里人也不多,还不好美色。
乐谦也罢,昕昕也好,都没有三妻四妾,家里后宅更没那么多事,对外只说祖宗家法,日常生活也不能奢靡。
“那您先跟父亲说。”
“好。”
儿子娶妻,不是小事,沈初不可能直接答应,家里的事情,最终还是要一起商量,乐谦同意才成。
夜里
沈初酝酿一番,开口跟乐谦说了这件事。
乐谦听后,皱了皱眉,而后道:“有件事,我还没跟你说呢,之前觉得还有转圜之力,但眼下景恒的婚事,不能这么定下,要不会得罪人。“
沈初直直的看着他,更多的还是不解。
乐谦一叹,而后道:“你可知道誉王?”
“誉亲王?“
“是他。”
“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听说的,说咱们家家风好,家中子弟不纳妾,前几日下朝的时候,他私下跟我说了几句,想把女儿嫁过来。”
沈初坐在榻上,一时不知道是喜还是忧。
“之所以没告诉你,我是想,如果能不失体面的推拒了这桩婚事,是最好的,跟皇家结亲也不全是好处。”
“这倒是真的。”
沈初跟着附和了一句。
“这位王爷是陛下的堂弟,又是亲王。”
计划是赶不上变化。
乐谦也有些无奈,原先他也没想着儿子高娶,只要能娶个跟家里差不多,清白人家的闺女,那就成。
眼下也不知道儿子哪里扎眼,居然被皇家宗亲看上。
“明日下朝,我私下在说说,届时再看。”
沈初点了点头,她又不是不知轻重,眼下只能这样。
大儿子说穿了,今年不过十五,若是大户人家,成亲是可以的,日常她看得也很严,就怕孩子学坏,身边伺候的全都是老嬷嬷,功课也是时时查问。
想起誉王家的那位郡主,夫妻二人虽没明说,但也愁。
次日下朝,乐谦找到誉王,誉王相较于他,身材跟矮冬瓜的差不多。
但人却很和气,平日里也没什么大架子。
聪明人之间,也不要多说,乐谦想起自己儿子的缺点,眼下直接在这位王爷跟前放大。
“闻大人,这孩子怎么可能什么都好,你啊自谦了。“
“你家景恒我早已经打听过,这孩子生的相貌堂堂,读书也好,他的先生时常夸赞他,你们闻家虽然不是世代在京城,可之前本王也见过你的父亲,他又是三品荣休,闻大人你就是官宦子弟,现如今被陛下重用,咱们两家结亲,说来,也是门当户对。”
誉王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笑容满面,意思很明显。
“本王的女儿,安兴郡主,是很懂事听话的。”
“安兴郡主?”
乐谦听到这话,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是啊,本王的几个子女,她年岁最大,自然也是她先出嫁。”
安兴郡主是誉王的嫡长女,乃是先王妃所出,她有郡主封号,但日常很低调,也不怎么出门。
乐谦之前听一些同僚说过,这位郡主,容貌一般,身子有些弱,日常也不怎么出门。
相较于她,她同父的嫡出妹妹安玉郡主则是要出名的多,但也比较骄纵,之前一场宴会上,她没当众掌掴下人。
日常在家,听说也很刁蛮。
“闻大人,你该不会是嫌弃小女吧。”
誉王停下脚步,语气有些不悦,他最喜欢的,肯定还是小女儿。
但大女儿到了年岁,这亲事又是王妃相看的,誉王妃在他跟前好一顿说,他私下也让人查了查,闻家是没毛病,故而也没反对。
之后便找上了乐谦。
“郡主乃是皇亲贵胄,小儿能娶郡主,是他的福气,既如此,那微臣回头就找媒人上门。”
只要不是那个刁难不讲理的,乐谦就没那么不愿意。
后娘手下长出的姑娘,肯定不是那娇气的。
“陛下对本王不错,为了给两个孩子增添荣光,本王这就去求陛下下旨赐婚,咱们一起。”
乐谦点了点头,也没反对。
直接拒绝,弊大于利,亲王虽然没啥重要差事,可爵位在那,又是宗亲,也不是什么闲散宗室。
二人一起求见,顺利的见到了帝王,眼下帝王已经换上了日常的常服,看到二人一起进来,放下手里的毛笔。
行礼过后,誉王当即开口说明来意。
本以为是他们无意中碰到的,没想到是一起过来的。
他家小女儿无人不知,但大女儿确实很低调,皇帝想了想,是有这么一个人。
“既然你们都愿意,那朕即刻命礼部拟旨,全了这桩喜事。”
“多谢陛下。”
皇帝一笑,看着二人的眼神也没什么不满。
眼下一个人是命好罢了,说白了才干不多,他爹当年就他一个儿子,算是近亲宗室,另一个有才华,也能干,可祖上积累不多,日常也安分,他用的放心。
这两家成婚,对他来说也没坏处,不是权臣联姻。
安兴郡主的母亲,远不如眼下这位王妃出身好,若不是祖上有些许联系,她也不会被老誉王选中,成为儿媳。
皇家事情也不少,乐谦刚开始也担心,怕是那位刁难骄纵的安玉郡主,可眼下看,他想岔了。
事已至此,定下也好,说到底,立身之本还是自己,只要娶的妻子不拖后腿,本人有本事,照样是有前途的。
要知道,事在人为。
皇帝下了圣旨,很是突然,但两家都没说什么。
这桩婚事后来在京城也没引起太多议论。
至于婚期,圣旨上一句择期而定,他们自己私下商量着定好办事就成。
事后,沈初私下跟顾夫人说了一番,所幸之前,她只是有那个想法。
在京城,就算是手握重兵的国公府,也没法跟皇家相较,只能说是很遗憾罢了。
顾家那边,倒也没因此闹得不愉快,谁也没想到,中间会出这一档子事,意外又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