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到时村里人大多数都到齐了,乌压压的一大片站在大队部集合,至少有五六百人了。
凌正凭着个子高的优势还是能看到前边的村长和别的村干部在讲话,大致意思是再过几天要秋收了,大家加把劲儿努力干活,收完秋把公粮交上去,马上就分粮。
听的大家热血沸腾,然后村长就给几个小队安排了任务,有去给玉米和棉花除草的,有担农家肥、施肥的,而且已经持续十几天没有下雨,小麦和玉米灌浆的关键时刻,还需要人工去挑水浇地,因此除了除草、施肥、浇地之外都是力气活,需要大量的人手去干。
知青们是散落着分在村民们队伍中的,原本两人不是一个小队,但是找村长调一下也是没太大问题的。
新的小队长叫刘爱民,一个十分符合年代特色的人和名字,国字脸,浓眉小眼厚嘴唇,长相一般,性子却很憨厚老实。
他们队都是分的挑水的活计,负责用扁担挑着水桶从河边灌满水再挑到地头,然后提上空桶再去打水,来来往往的路上淅淅沥沥的撒了一路,被挑水的人踩的泥泞不堪。
虽然才过小暑,天气不算很热,但是循环往复地干体力活也让人满头大汗,汗水没来得及擦就浸到眼睛里,刺挠的人睁不开眼。
两人挑水挑了半上午,凌正还有把子力气,但纪平阳以前就没干过农活,虽然原身是干习惯的,身体累但是可以承受,心里就有些憋屈了。
凌正也有些着急,他虽然知道不干活就没有工分,但在有庄园不缺粮食的情况下,再干这些活就觉得憋屈了,得想个办法找个工作才好。
但现在的工作都是重金难求,就算是村长、会计也是下地干活的,并不会像别的村的干部一样站着耍嘴皮子,他们村村长也有十几年的资历,为人公正、厚道,为干部以身作则,在村里威望很高,再当选大队长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村里的干部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不是干了罪大恶极的事,基本都是干到退休,不可能让他们这些小年轻去挑担子。
村里的不考虑,公社、镇上更不可能,他们红旗镇上没有厂子,公社里的职位也是可以传给儿女后代的,不会有人放着下蛋的母鸡宰了吃肉,所以找工作只能去到县里碰碰运气。
眼看着小麦已经黄了,要不了十来天就要收割,到时候会更累;而且他们将来要住的老房子里什么都没有,还得采买一些生活用品,所以收麦之前一定要去一趟县里碰碰运气。
这是个做生意属于投机倒把罪的时期,两人背后的庄园是生活的底气和依仗,但是绝不能轻易暴露出来,怀璧其罪的道理两人还是懂得的,而且孤儿院出身的他们除了彼此谁都不敢轻易相信,不必要这个时候为了挣点钱去冒险。
凌正下乡之前是初中毕业的学历,而纪平阳因为爹早逝、娘体弱,被大人忽略了个彻底,干活的时候能想起来他,上学这种事根本不会让他去,所以相当于是个文盲,哪怕之前村里开扫盲班,动员村民们都来学习,但是二叔夫妇派给他看孩子、洗衣服、劈柴的活都堆成山,怎么会放他去学习呢?
他们两个的学历按照正常途径找到工作的可能性不大,若是碰到有人卖工作,倒是可以争取一下买过来。但这是个可遇不可求的事儿,先不说有没有人卖,就是卖也不可能找上他们啊,所以这个找工作的途径还得打听好,这就需要和消息来源最多的妇女同志们打好关系了。
两人一边想工作的事儿,一合计,还是打入妇女同志团体比较容易,毕竟他们不能常去县里,又没有熟人,这事儿真不好办。
得了,还是老老实实挑水吧。
一边挑着水,一边听着对方肚子咕噜噜叫唤,真是无奈又心酸。
等日上中天,早上吃的红薯已经化成五谷轮回,人已经饿过头了,也晒得、累得头晕眼花的,下工的哨声才慢悠悠的响起。
与身边兴高采烈竞走一样回家的村民们不同,他们这些不急不慢从地里往回走的基本都是知青行列,在人流中特别明显。
两人没有回知青所,而是打听了一下往村里的老木匠家里走去,路上人多,也没敢拿个水果出来解解渴,真是又饿又累又渴。
李木匠打的家具是家传的手艺,花样没多少,但打的东西绝对结实耐用,而且自己村人急用的话,只要把木头给了,他赶工也会尽快做完。
这对两人来说,是十分合适的,毕竟知青所人多眼杂,而且不到一米宽的架子床实在是太挤了,凌正倒是很乐意和自家媳妇儿贴贴,但现在夏天已经到了,看今天的温度可想而知要不了半个月就会进入伏天,这样睡觉盖不了薄被,被别人看到两人搂在一起又是风言风语,这不就如了纪二婶的意了?两人自然都不愿意看到如此情形,所以能尽快搬过去还是要搬的。
但是木头他们是没有的,所以就要问问李木匠能不能用他家现成的木头,他们给补点钱,但明面上是不能这么说的,只能说用东西换他家的木头。
李木匠爽快的同意了,还说不是什么贵重的木料,以后去山上砍了树再补回来也成,于是两人定了一张两米长、两米宽的床,一张桌子、一个衣柜和一个矮柜,两个置物的架子,还有必不可少的切菜墩子、衣物箱子、洗脸架、小板凳等等小物件。
东西有些多,李木匠说先紧着重要的做,他几个儿子也帮忙,所以两天能把床架子和床板做好,其余的得十多天才能陆陆续续做齐,到时候做好一样喊他们来搬。
两人应了,趁木匠老婆做饭赶紧回了老房子,本来饭点去人家家就已经不礼貌了,若不是上工时没时间,下午还要继续搭房顶,真是不得不中午过去。
等进了空间,两个人已经累得瘫倒在草地上,也顾不得去收获庄稼,先吃点水果补充补充水分和能量。
汁水丰盈的水果送进嘴里,就仿佛给久旱的土地撒上甘霖,长舒一口气,这才算活过来。
纪平阳一想到下午还要去挑水,烦躁的在地上打滚。
凌正……凌正也没奈何,这干什么活也不是自己可以挑的,都是村长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的,总不能让两个大小伙子去抢老人小孩的活儿拔草吧?村里那些上了年纪还下地挣工分,说出去村长都不会同意。
好在纪平阳也知道现在这个年份干什么都是如此的辛苦,何况两人年轻,还有庄园的产出作为活下去的底气,多干活相当于锻炼身体了。
滚着滚着纪平阳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振作起来,把凌正也拉起来,干活!收麦子、收玉米、收鸡蛋!
在庄园里养的鸡进入成熟期后能下五个鸡蛋,之后就会进入售卖期,两人没有选择卖出去,而是收进了仓库,留着以后吃。
又买了小鸡仔喂了饲料,看着还差一小截就能升到九级了,纪平阳急的心痒痒,明明身体疲累的很,就是要赶紧看看生级之后的新种子,所以两人把忘记的签到补上,收到了五百金币的奖励,又买了些经验值高的种子种上、浇水,忙活完经验值已经够了,连忙点了种子商店看新种子。
这次的种子竟然是花生!之前的特产种子礼包中有四种水果随机出,生级之后又有粮食、蔬菜种子,这次又开出来了油料种子!
花生是除了芝麻以外出油率最高的作物,生着吃好吃,炒着吃也特香,不仅能当粮食煮粥蒸饭管饱,做些盐水煮花生、五香花生、油炸花生米都是不错的解馋小菜。
真是人性化的庄园,两人看的喜滋滋的,赶忙买到了限额,种到了空着的地块里,还剩下几个没种完,两人又拖着疲惫的身子开了十几块地。
忙活完才躺着吃些香蕉填填肚子,没办法,苹果和葡萄吃下肚很快就又饿了,本来留着中午吃的蒸红薯也噎得人没有胃口吃。
感觉还没躺一会儿,上工的哨子又吹响了,只得拖着疲累的身子爬起来互相加油打气,用吻来安慰彼此。
这是一个从来没觉得这么漫长的下午,好不容易下了工,真是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