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繁体版 简体版
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 七十年代有庄园 > 第16章 补缺

第16章 补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好容易捱到约定送苹果的那天早上,凌正趁着天不亮就起来装了一大篮子,纪平阳还熟睡着,红扑扑的脸蛋在瘦削的脸颊上分外可人怜爱。

他轻轻亲了一口,脸都没洗就去了村口,那里果然已经有了一个人等着,他把东西苹果倒进布袋里,一边又嘟囔着“也太少了,就十几个。”

凌正好笑的说“下次还是去大树后边等我,这也太显眼了,你把袋子给我两个,下次我多背点出来。”

那人听了似乎觉得不错,但是又没有带那么多袋子,便约了明天早上天不亮还在这边树下,给他算了钱、拿袋子。

这边凌正看了四处没人,绕路回家去做早饭,因为买的有两斤大米,还有面粉,也就没有委屈自己,煮了一锅粥,烙了鸡蛋饼,又切了些前日里腌的萝卜丝,才去喊纪平阳起床吃饭。

两人对萝卜白菜都有些腻了,但早上炒菜又太麻烦,便决定早些腌鸡鸭蛋,还有酸菜、萝卜干之类的,要多多的做,这样就粥还有个味儿。

边做饭还一边做着养牛天天喝牛奶的美梦,心情就像锅里的粥一样美滋滋的冒泡泡。

这边凌正做好了饭才去喊纪平阳起床,等两人大口小口吃完,简单洗了一下就听到上工的哨声。

今天是普通上工的一天,但是也要加紧把地里的活清理干净,因为后天是村长说定的开始掰玉米的日子,在收玉米前,所有的事都要先弄完。

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冬小麦、土豆的抢收已经结束了,带着麦茬子的地也翻完种上了秋土豆、红薯,这是除了玉米外农村人常吃的主食,因此一年春秋种两季,不敢闲着一点地,吃不饱肚子的人家多的是,空着地是要被骂败家子,说不定村长都没得做。

第二天天蒙蒙亮,凌正就到村口等着黑市那边的人来给他算钱倒是一点也不担心他们赖账,毕竟他知道他们的长相,也能找到他们的老巢。

况且只要他们还想做苹果的生意,就必须不敢耍花样,凌正对庄园出产的苹果超级自信。

而且现在庄园里开出了水蜜桃的种子,现在正是桃子上市的时候,他也可以趁机问问价钱,趁着这个夏天多赚点。

那边村口大树后面已经等着一个人,还是上次的老瘸子,只是没有做伪装,但普普通通也不会惹人怀疑。

凌正过去拍了他一下,给他吓得一激灵。

“你可来了,快,你家还有没有苹果了?昨天那十几个已经卖完了,要是山里还,赶紧去摘回来,有多少要多少。”来人被吓到了也不生气,反而十分急切地想要他供货。

凌正笑了笑,从容地说“苹果没有了,水蜜桃要不要?现在山里熟了几棵,估计能卖到秋天。”说着拿出来一个递给他尝一下。

庄园里种的水蜜桃极其美味,鲜嫩多汁、甜而不腻,桃香味十分浓郁,纪平阳每日要吃上三四个,若不是有西瓜、葡萄,估计饭后水果能顿顿吃桃子。

老瘸子也是个美食品鉴家,刚咬一口就眼前一亮,马上说“我做主了,给你袋子,你快去多背过来一些,我不信你家没有。”递给他两三个面口袋,就推着他往村里走,还顺手接过了他挎着的篮子。

凌正只得顺着他的力道往回走,为了更谨慎一点,他饶了半个村子走到家才进了庄园装桃子,装了一袋就停手了,饥饿营销嘛,现代人都知道。

废了老劲扛过了一个村子,老瘸子还不满意,觉得太少了,凌正皱着眉上下打量他:“兄弟,给你两袋你能抗动吗?抗的动那桃子不挤坏了吗?”

老瘸子听了气的跳脚:“太瞧不起人了,你等着,老子非得背给你看看,还是五天后,你带两袋子在这等着我,一袋苹果、一袋桃!”说着背起来转身背起就要走,被压得踉跄两下还装作潇洒的朝后摆手。

凌正摇头往回走,到家了才发现忘记把篮子拿回来了,家里可就一个篮子,连背篓、筐都没一个,这下可糟了。

看起来家里什么都不缺,其实这篮子还是刚搬来时大婶送的,稍有些破损,但不耽误用,这没了还挺缺。

缺一样,看家里什么都缺,先是水缸,因为一直从庄园的池塘里用盆打水,所以没有想过要有缸,但是经年生活的人一来串门就能发现问题,所以要在门口摆上一口。

还有背篓、篮子、筐都要有,锄头、小铁铲也要准备一把,上山、去竹林都需要,看着不明显,其实日常经常要用的还有很多没有。

于是在饭桌上两人就统计了一下,缺什么,要去供销社买还是去村民家里定做。

他们还是倾向于去村里订的,因为手里钱不多,除了铁制品村里的老手艺人都会做,而且只要出材料、划工分就行,若是像两人没有材料,也可以过后补上,或者出很少的钱,比如他们去李木匠家打家具,一屋子的东西只花了不到一百工分和十块钱,就这木匠还觉得拿的多了。

主要是现在人工不值钱,原料也是不花钱的木料、柳枝、荆条之类的,这些只花时间和人的东西,对于农民来说,是最便宜的。

至于锄头、铁铲、小弯铲则需要去供销社买,因为是农民们直接需求品,是不用工业票的,只需要村长出个证明,然后花钱买就可以了。

他们决定趁着今天把事情都搞定,于是两人分别跑了几家老人不上工、且有手艺的人家定货,等中午下工了再去供销社买铁制品。至于大水缸和水桶、扁担,虽然不是很需要,但是装也得装全套,一样去供销社买,一样去木匠家定。

想到陶瓷的水缸,又想到腌咸菜、酸菜、酱菜还有鸡鸭蛋要用的陶罐,两人决定一步到位,奢侈一下,买它十来个罐子,整整齐齐摆在墙根,想想就壮观!

没到晚上,各样家伙式儿都各就各位了,给水缸里倒满水,也省的一会进一趟庄园,看见庄稼熟了还提着篮子干会活再接水。

舀水的功夫遇上鱼了还得顺便开个膛,天天吃完饭没坐上一会儿就上工了,耽误午休。

要说他们这几天也存了不少的鱼干,嫌费事儿没怎么吃,这收玉米是个累活,尤其是他们小伙子做的,肯定是从地头背玉米到大队部前面的空地上,来来回回也得二里地,不吃点好的肯定顶不住。

每天下工都砍竹子,挖坑埋栅栏,院子拦的倒差不多了,虽然门也是竹子片做的,好歹能开关。菜园子还没开出来,也没种菜,只能先去各家买一点。地里种的菜很便宜,许多热心的婶子连钱都不收,两人不好意思白要,只得扔了钱就跑。

这么两天下来,他们就把要腌的咸菜疙瘩、萝卜干、酸黄瓜、酸白菜、腌蒜、酸豆角还有酸辣椒、辣椒酱等等,都腌了一坛子,还有剩的豆角干、茄子,也都晒在外面,干巴了收起来,冬天炖肉吃贼香。

空间里收的南瓜、茄子之类的蔬菜也都拿出了一半,在加工坊加工成了各样半成品,南瓜干、茄子干,堆了一堆,值得庆幸的是,加工坊加工出来的东西也可以放进仓库,不然家里还真是没地方放。

饶是如此,大大小小的坛子也都是满满的,等闲了再开块菜地、洒些熟得快的小青菜、小油菜种子,就不用天天吃白菜、土豆、茄子、南瓜了。

小小的家被两人经营的越来越红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