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佳节,忠勇侯府。
节日里众人喜气洋洋,天公也乐意成人之美。
昨日还是乌云罩顶,今日便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一扫京中连日的紧张氛围。
怀瑜早就收到太子来信,为今日不能赴约道歉,随信还附了一个上好翠玉精细雕琢而成的小粽子挂坠,可爱极了。
昨日在阿娘那里用完晚膳后回来的路上,怀瑜趁机问了妹妹明日是否想出去玩。
郑怀舒纠结了一下后说:想还是有一点想的,可我更想陪着阿娘。
怀瑜知道,还有一句是——以前不管什么节日都是他陪阿娘一起过的,阿耶离开前让他们好好照顾阿娘的。
而阿娘如今的身体并不适合去街上那人潮人海、喧闹复杂的环境里。
故而怀瑜今日正同阿娘、妹妹一起在院中包粽子。
“噗,哈哈,阿兄,你包的太多了,你怎么总是喜欢放这么馅,稍微少放一点,你看我这个多好看。”
郑怀舒看着怀瑜手里特别“饱满”的粽子忍不住笑皱了小脸,将自己刚包好的粽子放在怀瑜眼前炫耀。
怀瑜低头看了看手里一不小心又溢出来、勉强绑好绳子的丑丑的粽子,又看了看郑怀舒手里精巧饱满的美美的粽子。
“嗯......咳,馅料多点好吃,我就喜欢吃馅多的,你那个分量也就够你们这种娇弱的小娘子吃,我可不够吃。”
“哼,谁让你吃了,我本来也就是给我自己和阿娘做的,你就说好不好看吧。”
郑怀舒做了个鬼脸。
怀瑜无奈地笑了笑。
“好好好,阿舒做的最漂亮、最好看了,好不好?最漂亮的阿舒可不可以把最好看的粽子分一个阿兄呢?”
郑怀舒一仰头,骄傲的小模样异常可爱。
“哼,看在你说话这么好听的份儿上,那就,可以吧。”
说完又得意地瞄一眼怀瑜,稍一错眼,便看见了怀瑜腰间挂着一个晶莹欲滴的翠绿小粽子,真是一见就喜欢。
“阿兄在哪里买的这个挂坠,好生可爱,瞧这做工精细非凡,想必是很费工夫的,阿兄将店家说与我,我也想去订做一个,说不定还能挖个师傅回来。”
说着还指了指那个坠子。
怀瑜低头往腰间看了看,一瞬间眉眼温润,羊脂白玉般的肌肤在阳光里温软生光。
“这是好友送的,我也不知是哪家,你既然想要,我帮你问问,咳,人家生意做的好好的,还不知在不在京中呢,你就要挖了人家的墙角,须知这天下钱财可未必能尽入你手。”
郑怀舒目光游移。
“好啦,我知道的,那我就是喜欢银钱嘛。”
试图转移话题。
“真是好友送的?不会是我未来嫂嫂送的吧,阿兄不好意思才只说是好友。”
“阿兄别害羞,若真是喜欢哪家娘子不妨直说,阿娘怕不是要欢喜得今日就上门提亲呢,你也到了该定亲的年纪了。”
怀瑜眉头一拧,教训她。
“别胡说,当我看不出你那点小心思呢。”
“我若有喜欢的人自会告诉阿娘,你也是一样的。”
“你的终身大事总是要挑个你自己喜欢的才是,不过你也不可私定终身,拗了性子为个男人同兄长、阿娘作对,还是要我们给你掌掌眼的。”
“若是没有心爱的也不可胡乱嫁了,你就是不想嫁人也可直说,阿兄不会勉强你,只要有阿兄在便会一直照顾你的。”
郑怀舒仰头叹气,敷衍他。
“知道啦知道啦,这话阿兄从小念到大呢,我还记不住么,阿兄就饶了我吧。”
说着拱手摇了摇,向怀瑜讨饶。
林夫人笑着看兄妹二人嬉笑,又记起那个总是在她身边笨拙温柔的郎君。
一股酸涩涌上心头,害怕被孩子们看出来,微微抬起头眨了眨眼。
林夫人笑着问兄妹两个。
“今日外面热闹的很,阿舒确定不出去逛逛?时间还早呢,嗯,应该还要好久才会开始赛龙舟,阿舒不想去看看?阿瑜也没看过吧。”
郑怀舒一听这话,放下手里的东西,把手擦了擦就依偎到林夫人身边歪缠。
“阿娘~阿娘是嫌我烦了吗?不愿看见我吗?怎么还赶人家呢~”
林夫人轻轻拍了拍郑怀舒的手,好让她停下。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们的心,若是我的身体允许啊,我也想去看看热闹呢。”
“你啊,就同阿兄一起出去玩玩,就当帮阿娘看看,回来的时候可要记得给阿娘带点有趣的小玩意儿啊。”
郑怀舒继续撒娇缠她。
“阿娘~可是女儿只想和你,还有哥哥一起在家里过节,不想出去,那外面都是人,挤挤攘攘的,味道还不好闻。”
林夫人低头看着她。
“去吧,好好玩,不着急回来。”
郑怀舒看见林夫人眼底的认真,点点头应下。
“好,那等我们把粽子包完就去。”
怀瑜也含笑答应。
不过是节日里吃个趣儿,要包的粽子一共也没有几个,只是包了几个够他们自己吃的,唯独怀瑜多包了几个。
包完后,怀瑜在等郑怀舒整理打扮的空隙快速写了封信给太子。
为着请他着人再为妹妹雕一个梅花样式的坠子,也为着将今日佳节的好心情同他分享。
言明粽子是自己亲手包的,算是还礼,请他不要嫌弃。
怀瑜叫来方宁。
“今日端午,我多包了几个粽子,你将粽子和这封信,还有那块红玉石料一并交给给太子送信的人。”
怀瑜跟郑怀舒坐着车,离着西市还有些距离就被早间百姓热闹喧嚣的气氛感染了,兄妹俩对视一笑。
马车不便,二人下了车,怀瑜陪着郑怀舒边走边逛,看着她笑笑闹闹,手里渐渐提满她买的东西。
等她逛累了,就带着她去自家酒楼留着的包厢里歇脚,刚好再等一会就要开始龙舟赛了。
沿着河边各处都是人声鼎沸,酒楼里也是热闹非凡。
临近开始,提前为皇上搭好的高台上宫人来来往往显得格外忙碌。
那高台离酒楼不远,怀瑜甚至能清楚地看见一个内侍和一位礼部官员私相授受。
“阿兄,先来吃点啊。”
郑怀舒朝着怀瑜招手喊道。
怀瑜回身走去,笑道:“好。”
二人吃的差不多了,就听到外面传来一声:“皇上驾到。”
兄妹俩对视一眼,起身去栏杆边跪下。
怀瑜顺手将郑怀舒的披风兜帽给她带上了。
跪了没一会儿,就传来内侍的喊声:“免礼,平身。”
“今日皇上与民同乐,共襄盛典。”
众人听完后才站起来。
明景帝到后不过片刻,龙舟赛就热热闹闹地开始了。
千姿百态、鲜艳夺目的龙舟在湖面上如离弦之箭射出,争先恐后。
鼓声如滚雷一般,震人心魄,撼动心扉,岸上此起彼伏的呐喊声热火朝天。
郑怀舒也被热闹的气氛感染,凑在栏杆边,混在人群的欢呼里一起给天外居的龙舟助威。
怀瑜看着她兴高采烈的样子,宠溺的笑笑,陪她一起喊。
高台上,明景帝本来也是在看龙舟竞渡。
哪想到,不过是往人群里多看了一眼,就看见不远处的酒楼上有一个意气风发、温润如玉的翩翩少年郎。
身上的那股子江南烟雨般的温润气质在人群里简直就是鹤立鸡群。
一看到他,景明帝就想起以前那个总是夺走小星星关注的柔柔弱弱的身影。
再想想不久前喝到的桃花酿,对这少年郎君的身份也有所猜测。
挥手示意侍立在一旁的大太监华茂,对着他耳语了几句。
华茂得到吩咐,躬身退下。
酒楼上,怀瑜陪着妹妹喊了一会儿就坐回到桌子前,倒了一杯清茶润润嗓子。
郑怀舒还趴在栏杆上喊得起劲。
怀瑜摇摇头,低头吹了吹,又喝了一口茶。
也不知道她是为什么能一直叫,嗓子都不疼的吗?
“咚咚。”
雅间的门被敲响,响声差点淹没在一片呐喊声里。
怀瑜示意方安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一个小黄门。
见门开了,赶紧进门到怀瑜跟前行了个礼,神色间带着倨傲,但还算客气传话。
“这位郎君,皇上召见,还请快跟着咱家过去,莫要耽误了。”
怀瑜闻言,眸光微动。
“敢问这位公公,皇上只传了在下一人吗?”
小黄门有些不耐烦,回答怀瑜的同时不忘催促他。
“这是自然,不是谁都能得皇上召见的,郎君有幸,快快随着咱家去吧。”
怀瑜转头不放心地叮嘱郑怀舒。
“阿舒,今日人多,你就乖乖在雅间等我回来,不要乱跑。”
又交待了方安好好保护郑怀舒,才跟着小黄门赶紧走了。
在高台下又被拦住搜身确定没有携带凶器后才放行。
高台上,华茂得知怀瑜到了,躬身凑到景明帝耳边禀报。
得到允准后,才去传怀瑜觐见。
景明帝玩味地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渐渐走近的人。
没错了,这小子应该就是那个孩子了。
景明帝等怀瑜跪下行礼后才出声询问。
“你是忠勇侯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