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希在后台服装室里见到应鹊的时候,有点意外。
“嗨。”
但是也没那么意外。
有的东西本来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祝希并不好奇应鹊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和目的,因为祝希很清楚其中有利可图。
她自己为什么而来,应鹊应该也不例外。
所以她很自然地带着带着自己的模特经过应鹊,并打了个招呼。
应鹊在她进来的时候就看见她了,一开始她甚至想逃避,不曾想祝希会若无其事地和她打招呼。
人群攒动,这么多候选者,她们竟然也遇得上。
真不知道该说是缘分还是孽缘。
“……好巧。”
她也是嘴瓢,说了这么句蠢话。祝希果然抬眉,道:“不巧吧。”
其实祝希的意思是,她们作为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出身的选手,能够站到同一个t台上,并不是巧合,而是各自努力的结果。但是放到应鹊的心虚下,就被解读得阴阳怪气。
应鹊抿抿唇,没说话。
有熟人过来和祝希打招呼。
“我正找你呢。”
来人是张熟面孔,社媒上的红人,是应鹊的特别关心之一。标签也是名校,女设计师外加审美独特,坐拥十万粉丝。前两天时装周的参赛名单出来以后,不少人揣测她会是这次新人奖的种子选手。
然而这些都不是应鹊最关注的,她最关注的是这个网红和祝希看上去很熟。
“我刚没看手机,你什么时候到的?”
祝希转头就和这人走了,连再见的招呼都没和应鹊打。
尽管应鹊心里很清楚以她们之间的关系这很正常,她和祝希甚至都不算朋友,但她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翻涌上来的一阵接一阵的酸楚。
她堆积了将近两年的嫉妒,越靠近祝希就越膨胀,直到道德都快约束不住。
应鹊不明白,为什么她总是能那么轻易地就能得到一些别人遥不可及的夸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认识到一些普通人无法接触到的人脉?
祝希甚至没有运营自己的社交账号,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人气也是一个人的垫脚石。可显然祝希不需要。
反观自己,每一张照片都是精心挑选,简介也是结合了很多成功的自媒体博主的模版,把各种能够吸引人的title挂了上去,连mbti 都是假的。
应鹊看着她们勾肩搭背的背影,想起自己给高奕发私信却石沉大海,可祝希却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得到了他的指点……
愤懑、不甘、悲怆凝聚在她的心头,久久横亘于胸,散不去的郁气凝结出一个又一个的悲观又恶劣的念头。
可笑的是她和祝希的出场顺序竟然还被排在了同一组。
祝希不知道她的心情,拿到名单还过来和她聊了两句。
“虽然今天只是彩排,但是说实话我真的有点紧张。”
“高奕不是给过你建议了吗?你紧张什么?”
应鹊想也不想就脱口而出,话音落地才知道后悔。
祝希抬眉:“你怎么知道?”
应鹊蓦地紧张起来,总不能说自己视奸你很久了。她想起之前的偶遇:“我的实习公司和他的工作室是同一层楼。”
祝希的贵人事忙,哪里会记得。果然,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追问下去。
应鹊松了口气,就听到她问:“你看起来好淡定啊,是不是很有信心?”
淡定这样的词语,竟然有一天会被祝希用来形容她。
她吗?淡定?
应鹊可不这么认为。
如果一定要说,或许是心如死灰吧。
应鹊没回答,看了眼自己陈列在人台上的某件成衣。
朴素无华,中规中矩,在这个充斥着一众用色大胆、设计张扬的设计作品的房间里,像一块灰头土脸的抹布。
这还算是她较为满意的作品了,不过因为用的是从前的稿子,所以并不符合今年的潮流风向。
参赛的决定太突然,她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准备。
“没有。”应鹊无力地否认,“你呢?有信心拿奖吗?”
肯定有吧。如果不是冲着功名而来,何必那么大费周章。
又是泡工作室又是找外援,应鹊推算过时间,祝希应该是很早就知道了比赛信息。
可祝希却摇摇头:“没有。”
应鹊望向她,她望向别的设计师。
祝希笑了笑,流露出一点不同于往日的落寞,她喃喃道:“以前在学校里的时候觉得自己只是懒,尚且算有一点天赋。可是今天来到这个更大的舞台才发现,原来天才只是这一行的门槛。”
她这话不假,每年的时装周都是群英荟萃,像她们这样的一抓一大把。
可是你知道吗,你的门槛有很多人够不着。
应鹊心里默默地说。
广播在通知下一组,要轮到祝希了。
她的模特们在另一边和她招手,祝希朝他们点下头,跟应鹊说:“好像也快到你了吧?”
“对。”
“那我先走咯,加油。”
“嗯,你也加油。”
看似友好的情景,另一个主人公离去后,应鹊紧紧地攥着被放置一旁的布料。
她炯炯地盯着祝希离开的那个出口,好几秒才回神,表情有些恍惚,像是意外自己脑子里怎么会冒出这样的情绪。
为了掩盖不安,应鹊急匆匆地打点好模特让他们按顺序上台。
观众席的位置,她和祝希也靠的很近。
他们中间的人不知道去哪里溜号了,见她出现,祝希拍拍自己旁边的位置,让她过来坐。
应鹊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只好落座。
她们这边的灯光已经被关掉了,音乐响起,所有的光芒都聚焦在t台上,伴随着有节奏的鼓点,一组接一组的参赛作品映入眼帘。
因为贴了号码,所以应鹊知道从哪里开始是祝希的作品。
她很认真地看,几乎要把脖子伸到台上去,但是刺目的灯光闪得她的眼睛好疼,有那么一瞬间应鹊的眼眶里几乎要溢出泪水来。
祝希没注意到她的异样,很安静地欣赏着这场视觉盛宴。
直到尽头的帷幕落下,她悄悄地鼓了鼓掌,等待下一组上台。
前面有人回头,是刚才在更衣室见到的那个网红,名叫方楠。
她跟祝希感慨:“哇,今年真是不得了,那么多大佬,让人怎么活啊?”
“你不也是大佬?”
“你可别开我玩笑了,老实说我刚开始还很有信心的,但是现在一看彩排,觉得自己的设计简直连垃圾都不如。”
“哪有,我觉得很好啊。”
“你的也很好。”方楠有样学样地夸奖,话里有话,“不愧是Kevin指导过的,就是不一样。”
塑料姐妹虚伪的鼓励,对此祝希只是微笑。
说实话她和这个女的根本不熟,认识全靠Keir牵线搭桥,今天她过来和祝希打招呼,祝希还挺受宠若惊的。
朋友都算不上的人,表现出敌意也理所当然。
参赛的每一个人都是竞争对手,唯有结果出来了才能够握手言和。
任何领域都存在这样的针锋相对,祝希理解并且接受。
“是啊,你不知道我当初为了抱他大腿请他喝了多少咖啡。”
“只是喝咖啡而已?”
这问题问的暧昧,应鹊在旁边听她们聊天,听到这里也有些好奇。
祝希不想给予他人遐想的空间,于是自贬道:“不然呢?他那种闷骚熟男,才看不上我这种黄毛丫头。”
“噗嗤。”方楠没忍住笑出声来,有耳朵的都听得出是幸灾乐祸。
但是也因为这样她对祝希的敌意少了一点。方楠笑够了,目光落到应鹊身上:“这位是你朋友?”
突然被盯上,应鹊有点局促。在祝希简单介绍了一句“同班同学”以后,唯唯诺诺地说了句:“你好。”
方楠从鼻腔里哼了一声,当做回应。转头对祝希说:“看不出来和你是同学。”
祝希看了眼应鹊,伸手推了下方楠的肩膀,小声:“你别这样。”
“开玩笑而已,别当真嘛。”
她对应鹊没什么兴趣,很快把头转了回去。
头顶成排的白织灯突然亮起,将整个空间照得几近白昼。
突如其来的光芒让人无所适从,应鹊感觉自己仿佛是一只突然照到太阳的蝙蝠,浑身的肌肤都变得火辣辣。
一阵香气飘来,是祝希凑过来和她耳语。
“她性格就是这样,口无遮拦,你别放在心上。”
“没关系的。”
应鹊垂下眼。
祝希松了口气:“那就好,我怕你不高兴。”
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了,没关系的。
应鹊自嘲地想。
她就是不善于交际,也没什么出众的优点能够被别人看得起。
作为朋友没有利用价值,作为女友没有炫耀价值,作为设计师也没有商业价值。
她就是这么失败。
祝希今天的话点醒了应鹊,她口中的“以为自己只是懒”和应鹊的“以为自己只要努力就能追赶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应鹊之前也觉得自己没有成群结队的好友是因为自己没机会交际,没有途径认识志同道合的人。
可是在祝希的带领下一次次踏入暮色,却没有收获任何朋友以后,她终于明白,自己是在他人眼中是这样不起眼,她并没有什么人格魅力可以代替家世、美貌和金钱所产生的价值,是多选题里因为太普通被排除的那个。
就连偶尔会发信息给她,让她出来玩的谭跃学长,找她的初衷也是因为缺人,或者是无聊。
应鹊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她觉得此刻任何一个人看见她的话,都会觉得她笑得比哭还难看。
可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看见她。
彩排很长,祝希看到后半程就在方楠的热情邀请下走了,从旁听到的言语里能够得知她们今晚有一顿social性质的晚饭,来的都是各个名校的、和她们一样还是学生的参赛选手。
可是她们却没有邀请坐在旁边的应鹊。
方楠除了回头和祝希说话那次,此后的时间里根本没有再搭理过她。仿佛开始时打的招呼只是出于礼貌,或者是因为当下的话题聊完了,用和她搭话的方式做句号。
无论是哪种,都让应鹊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这样没有礼貌的随意对待,在她过往的人生里出现过许多次。
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她明明跻身于同样的世界了,却还是只能被当作边角料呢?
载着这个问题回到服装室的应鹊,完完整整地看完了今天的彩排。
如果说以前她是悬于峭壁上的一只飞鸟,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飞出悬崖飞上蓝天,那么今天就是她跌落谷底的时刻。
应鹊看着空荡荡的,已经没有人的服装室,攥紧了手心。
她突然想起大学刚开学的那段时间,自己带着满腔的热情,鼓足了勇气,决定彻底摒弃自己高中的懦弱和胆怯,立志成为一个落落大方、独立优秀的人。
带着这样的理想她踏出了许多个“第一步”,比如竞选班长,上课认真学习,和老师同学打好关系……这些事情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很琐碎。像从嘴角掉落的面包屑,慢慢地堆积到难以收拾的地步。
可是即便是这样,这些付出也没能给应鹊带来同等的价值。
老师觉得她很好用,信任她的同时虽然也会给她一些特权,比如请假方便、平时分给高一点,其实心里根本没把她当回事。同学们也是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只会在课程作业、小组汇报这样的事情上面想起,有一个叫应鹊的人很好用。
一开始她觉得这些都是历练,虽然有的老师和同学连她的名字都不记得就找她帮忙,但她安慰自己他们这样的行为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认可。
是她太渺小了,所以才需要通过努力来出众。
直到她遇到祝希。
祝希什么都没有做,就颠覆了她的认知。
她大学开学来报道过,但一直没来上课。
应鹊被辅导员叮嘱过如果老师点到这个人,就告诉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