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和赵宇望着赵福那副死皮赖脸、令人作呕的模样,心中积压已久的怒火好似被点燃的火药桶,再也压抑不住。
赵宇紧紧握着拳头,关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要将这股愤怒通过紧握的双拳宣泄出去。他的双眼布满血丝,恶狠狠地盯着赵福,对身旁的林晓说道:“晓儿,这般日子实在没法再忍下去了,咱们必须报官,只有官府才能主持公道,还我们一个清白。”
林晓心中既有对赵福无赖行径的愤怒,又有对未来未知的担忧,但更多的是坚定。她用力地点点头,声音略带颤抖却又斩钉截铁:“宇哥,我听你的,绝不能让他如此肆意妄为,践踏我们的心血和尊严。”
彼时,正值清晨,街道上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给这个原本宁静的州府添了几分朦胧。林晓和赵宇并肩朝着官府衙门走去,一路上,两人都沉默不语,各自沉浸在复杂的思绪中。赵宇心中满是对父母名誉的维护和对医馆未来的忧虑,他不断在脑海中回想着与父母相处的点滴,坚信父母绝不会做出欠债不还之事。林晓则紧紧握着那本至关重要的账本,那是整件事里最关键的证据,她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官府能够明察秋毫,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来到官府衙门,只见那衙门大门威严耸立,朱红色的大门上铜钉整齐排列,门口的石狮子怒目而视,仿佛在守护着这一方公正。林晓和赵宇深吸一口气,迈进了衙门。衙役见有人前来,走上前询问。
林晓赶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诉说给衙役听,赵宇在一旁不时补充,声音微微发颤,话语间满是委屈与期待。说完,林晓小心翼翼地呈上那本关键的账本,双手微微颤抖。衙役接过账本,仔细翻看了几页,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将此事禀报给了刺史。
刺史听闻此事,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 “川” 字,心中暗忖:这事儿听起来疑点重重,关乎人命和声誉,切不可马虎。当即下令道:“速将那赵福押来大堂,本刺史要亲自审问。”
几个差役领命后,如离弦之箭般迅速赶到医馆。此时的医馆,因赵福的折腾,一片狼藉,原本整齐摆放的药柜被翻得乱七八糟,药材散落一地。赵福却像个没事人一般,依旧翘着二郎腿,悠然自得地坐在椅子上,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面前的桌子上摆满了他从医馆厨房搜罗来的食物。
差役们见状,心中顿时怒火中烧,上前一步,亮出腰牌,大声喝道:“赵福,你涉嫌讹诈,跟我们去衙门走一趟!” 赵福一听,原本得意的脸色瞬间骤变,如同被寒霜打过的茄子,但仍强装镇定,扯着嗓子叫嚷道:“你们凭什么抓我?我是被冤枉的,是他们想霸占我的财产!我可是受害者啊!”
差役们可不管他如何狡辩,上前几步,架起他就往衙门走去。赵福一边挣扎,一边还在破口大骂,惹得周围百姓纷纷侧目。
到了大堂之上,赵福 “扑通” 一声重重地跪下,可嘴上依旧强硬,扯着嗓子喊道:“大人,冤枉啊!这账本是他们伪造的,就是为了赖掉他们爹娘欠我的钱,还想霸占我的医馆!他们这是恩将仇报,丧尽天良啊!”
刺史坐在堂上,身着官服,威严十足,怒目注视着赵福,喝道:“赵福,休要狡辩,如今账本在此,你有何话说?” 赵福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如同狡猾的狐狸,说道:“大人,这账本绝对是假的。我有姻亲可以作证,他们能证明我所言非虚。我赵福向来老实本分,怎么会做出讹诈之事,分明是他们想要陷害我。”
刺史眉头一皱,心中思忖:此事看来没那么简单,涉及多方利益,必须谨慎对待。沉思片刻后,下令道:“来人,去把赵福的姻亲传来。”
不多时,赵福的姻亲被带到了大堂。此人长得尖嘴猴腮,身形瘦弱,活像一只营养不良的猴子。一上堂,便畏畏缩缩地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赵福见他来了,连忙说道:“老张,你快跟大人说,我没说谎,这账本是他们伪造的。咱们可不能让他们得逞,坏了咱的名声。” 那瘦子抬起头,眼睛滴溜溜地转了转,看了看赵福,又看了看威严的刺史,犹豫了一下,咽了口唾沫,说道:“大人,我这亲家确实跟我说过,赵宇他爹娘借了他的钱,而且没打欠条。我亲家为人忠厚,肯定不会说谎。”
林晓和赵宇听了,心中猛地一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揪住。赵宇心中愤怒不已,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二人竟然串通一气,颠倒黑白。他向前跨出一步,大声说道:“大人,他们这是串通好的,我爹娘向来正直,一生磊落,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这账本虽然字迹模糊,但确实是我爹的账本,上面还有他独特的标记。”
说着,赵宇快步走到刺史面前,指着账本上一处不起眼的符号,急切地解释道:“大人,您看,这是我爹记账时特有的标记,只有我们家里人知道。我爹向来严谨,每一笔账目都记得清清楚楚,绝不会有差错。”
刺史仔细端详着账本,又来回看了看两边的人,只见赵福眼神闪烁,那瘦子则低着头,不敢直视。刺史心中愈发觉得此事疑点重重,不能仅凭一面之词就下判断。于是,他决定再寻找其他证人。
他先后传唤了赵宇父母生前的几位好友,这些好友都是邻里之中有名的老实人,为人正直,口碑极佳。他们来到大堂,听闻事情缘由后,纷纷表示从未听说过赵宇父母向赵福借过钱,反而隐约记得赵福曾因生意周转找赵宇父母借过钱。
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说道:“大人,我与赵宇他爹相识多年,他是个极其正直善良的人,若真借了钱,定会主动归还,绝不会赖账。倒是这赵福,早些年做生意亏了本,四处找人借钱,这事儿在我们左邻右舍里都知道。”
赵福听了,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的双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但仍不死心,还在继续狡辩:“他们都是胡说八道,肯定是被这两个小崽子收买了,来陷害我。大人,您可一定要为我做主啊!”
刺史见状,心中对赵福的行径愈发厌恶,他一拍惊堂木,喝道:“赵福,你还敢狡辩!如今人证渐多,对你愈发不利,你若再不老实交代,罪加一等!” 随即下令继续深入调查。
经过衙役们几日几夜的奔波,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当年为赵福和赵宇父亲办理银钱往来的钱庄掌柜。钱庄掌柜来到大堂,身着一身整洁的布袍,神色恭敬,恭恭敬敬地行礼。
刺史问道:“你可记得几年前,赵福和赵宇父亲之间的银钱往来?此事关乎重大,你须如实说来。”
钱庄掌柜回忆了一下,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回大人,小的记得。当年赵福来找赵宇父亲,说要借一笔钱做生意,赵宇父亲心善,看他可怜,便借了。当时还是小的帮忙办理的手续,只是时间久了,具体数额记不太清了,但确实是赵福借了赵宇父亲的钱。小的经营钱庄多年,向来诚信为本,不敢有半句假话。”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本泛黄的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当年的借贷信息。
赵福听到这里,如遭雷击,整个人瘫倒在地,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焦距。他知道,自己的谎言被彻底揭穿了,一切都完了。刺史一拍惊堂木,怒喝道:“赵福,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何话可说?你意图讹诈,扰乱公堂秩序,罪不容恕。来人,将赵福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赵福被押走时,仍在不停地叫嚷着,但声音越来越远,渐渐消失在大堂之外。林晓和赵宇心中那块沉甸甸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们相视一眼,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欣慰。两人走到刺史面前,深深鞠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林晓眼眶泛红,说道:“大人,多谢您明察秋毫,还我们一个公道。若不是您主持正义,我们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刺史微笑着说道:“你们二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州府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这本就是我应该做的。如今此事已了,你们二人也该好好筹备成亲之事了。”
从衙门出来后,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林晓和赵宇的心情格外舒畅,仿佛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他们手牵着手,漫步在街道上,开始畅想着即将到来的婚礼。回到医馆,州府的百姓们得知他们胜诉的消息,纷纷前来祝贺。有人主动帮忙打扫被赵福折腾得一片狼藉的医馆,有人送来自己亲手做的喜饼,还有人在街头巷尾传颂着他们的故事,夸赞他们的坚韧和善良。
成亲那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如宝石,几朵白云悠然飘荡,仿佛也在为这对新人送上祝福。整个州府都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医馆被布置得焕然一新,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喜庆的对联贴在门上,随风轻轻飘动。林晓身着凤冠霞帔,那凤冠上的珠翠闪闪发光,霞帔上绣着精美的图案,栩栩如生。她美得如同仙子下凡,白皙的脸庞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赵宇穿着红色的新郎婚服,英姿飒爽,整个人容光焕发。他们在众人的祝福声中,缓缓步入婚姻的殿堂。州府的百姓们围在四周,纷纷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刺史也亲自到场恭贺,他笑着说道:“今日二位喜结连理,实乃州府一大喜事。愿你们夫妻二人,恩恩爱爱,白头偕老,继续为百姓造福。”
婚后,林晓和赵宇的生活甜蜜而幸福。他们依旧每日在医馆忙碌,为患者诊治疾病。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每一个忙碌的瞬间都充满了温馨。一年后,林晓顺利生下了一个女儿。小家伙粉雕玉琢,十分可爱,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透着机灵劲儿。赵宇看着女儿,笑得合不拢嘴,给女儿取名为 “念恩”,寓意着要时刻铭记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
随着念恩的成长,她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慧。还在牙牙学语时,就能准确地辨认出医馆里的一些药材,每当她用稚嫩的小手拿起药材,奶声奶气地说出名字时,林晓和赵宇都惊喜不已,心中满是骄傲。医馆的生意也愈发红火,前来求医的患者越来越多,林晓和赵宇每日都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们乐在其中。
在医馆的旁边,新开了一家饭馆。饭馆的老板娘是个爽朗的女子,名叫翠娘。翠娘性格直爽,为人热情,一来二去,与林晓和赵宇渐渐熟络起来。一日,翠娘怀孕后,突然身体不适,腹痛难忍。她的丈夫慌了神,看着翠娘痛苦的模样,心急如焚,急忙将她送到了林晓的医馆。
医馆内,人来人往,十分忙碌。林晓正在为一位患者把脉,看到翠娘被扶进来,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快步走了过去。
她让翠娘坐下,安抚道:“翠娘,别着急,我先给你看看。” 说着,便伸出手,轻轻为翠娘把脉。林晓的眉头微微皱起,仔细感受着脉象,心中暗自思忖:这脉象虚弱,且有些紊乱,再结合翠娘的症状,应该是孕期染上了风寒,再加上情绪有些波动,所以才腹痛。
诊断后,林晓抬起头,微笑着对翠娘说道:“翠娘,你这是孕期染上了风寒,再加上情绪有些波动,所以才腹痛。不过你放心,我开几副药,按时服用,很快就会好的。”
说着,林晓便提笔开方,一边写,一边叮嘱翠娘的丈夫:“这药要先浸泡半个时辰,然后用大火煮沸,再转小火慢煎一个时辰,一天分三次服用。回去后,多让翠娘休息,饮食要清淡,还要注意让她保持心情舒畅。”
翠娘的丈夫感激地说道:“林大夫,太感谢您了。若不是您,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翠娘这一病,可把我急坏了。” 林晓微笑着说道:“别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你回去后,多照顾翠娘,有什么情况随时再来找我。”
在林晓的悉心治疗下,翠娘的身体逐渐康复。她对林晓和赵宇更加感激,时常送一些自家饭馆做的美食到医馆,有时是香喷喷的包子,有时是美味的点心。林晓和翠娘也因此成为了好朋友,两家的关系愈发亲密,时常互相走动,分享生活中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