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我们学校的俱乐部不大,有点儿像我故乡小县城的那座电影院。俱乐部每周的周三和周日晚上六点半放电影。其他时间要么空着,要么是被学校或者社团占用了,搞些团体活动。
俱乐部的电影票价有两种,一块或者两块。
票价是一块钱时,放映的是那些“老掉牙”的电影。就是小时候露天看的,很多时候还会烧片子的那种电影。放着放着,电突然没了,大伙又一起嘻嘻哈哈地起哄。这种电影都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再看无非是为了消磨时间。毕竟,谁都不大可能对背下来电影中的台词发生什么兴趣。
票价两块钱时,是赶上了那些时髦的外国大片。片名就不说了,有宣传之嫌。反正就是那些能催动各种青春情感的影片吧!枪战片看完,恨不得自己也能化身电影中的主角。干打不死,顶多擦伤。主角们的目光呆滞,牛气哄哄地端着加特林机枪向对手疯狂扫射。爱情片看完,一定要抱着女朋友啃上几口,走路的时候挎得更紧了。最烦外国的恐怖片,没几个是真正让人恐怖的,都是恶心人的片儿。看完所谓的恐怖片,好几天吃不好饭。它们比米饭里的死苍蝇更令人恶心。
俱乐部侧面和二教的之间,有一条很宽的沥青路。俱乐部的两个大门,正对着图书馆的背面。门前有两棵歪着长的大榆树,它们形象地诠释了什么叫东倒和西歪。挨近沥青路那侧大门的旁边有个大窗户,上边糊满了电影的宣传海报。
在大窗户的下边,开着一个很小的售票口。小窗口仅能进去三样东西,一是为了递买票钱而伸进去的那只手;二是询问有没有比较好位置的说话声;三是看见人家从一打影票上撕下票时的目光。
一进俱乐部的正大门,是一条宽两米多,横向大概有十米的门廊。演播厅在门廊的更里边。经过任意两个小一点儿的门,都能进入演播厅。排椅两边过道缓缓地倾斜着向下,一直延伸到树立着巨大白色银幕舞台。
为什么白色的银幕外圈,会加上一条黑色的窄边儿呢?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银幕时就有的疑问。虽然,现在在网络上很容易就能查到原因。但我不想就这样丧失了从我知道看电影是什么的时候,就带着的疑问。我宁愿估计是为了幕布扽得更平,也更结实,也不想知道确切的答案。我不想失去疑问,我要一直保留着。
演播厅的第一排座位,与银幕之间的距离大概有七八米远。我和女友去俱乐部看电影时,更喜欢买十几排的位置。如果买的座位太近了,银幕仿佛要贴在了脸上。非得仰着脖子看,时间长了很累。要是电影里突然出现巨大的响声,银幕两侧的音箱仿佛能震伤耳朵,还吓人一跳。这也是为什么在买票时,进入售票窗口第二样东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