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繁体版 简体版
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 长安宁:金枝策马送红妆 > 第34章 第34章 进士宴

第34章 第34章 进士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夫妻二人如今同住一院,不过昭宁住主屋,云翊住东侧间。

“夫君,听闻婆母就要回凉州了,我们今日回……云府一趟吧。”

昭宁一早便来到云翊卧房,没想到他正在更衣。

身高八尺,宽肩窄腰。

昭宁一时有些看呆了。

云翊没有让小厮服侍日常起居的习惯,所以这里并无旁人。

“夫人,好看吗?”见昭宁直直地盯着自己,云翊调侃道。

“啊,好……好看。”

云翊也被她这副样子逗乐了。

昭宁脸上浮现出一丝窘意,连忙转开话题,“母亲喜欢什么?我备好礼物,我们早饭后便出发。”

云翊仔细想了想,自家母亲不喜欢首饰绸缎,也不贪财。

“母亲以前是武将,要说喜欢什么,好像比较喜欢兵器。不过现在母亲已经不上战场了,也用不上了。”

“这样啊,那我便送母亲一柄防身的武器吧。正好父皇曾赏赐了我一把南洋进贡的匕首。”

“夫人,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客气。”

皇帝赏赐公主的东西,还是太贵重了些。

“正因为是一家人,我的就是你们的,夫君不必多虑。”

云翊提前派人去通知了云府,公主今日会过去。

温氏自接到消息后便开始张罗起来了。

“扶之怎么不早说,一会儿就来了,我们现在准备都有些来不及。”

云夫人见她忙里忙外的身影,劝说道:“都是自家人,不用讲究那么多。瑾秀,你就别忙活了。”

“那哪行啊,那可是长公主啊,我们大周唯一的公主。”

云夫人根本劝不住她。

云璋见状,反而劝说云夫人:“大嫂,你就随她去吧。公主上门,理当重视的。”

“两位小少爷呢,赶紧让他们换好衣服。”

……

巳时刚过,公主府的马车便停在了云府门口。

春草、夏兰、秋梅、冬雪相继将礼物拿出来。

除了云夫人的匕首,温氏得了一套镶红绿宝石的金钗。

云文德由安国公亲自引荐,已经进了玄甲军,昭宁便赠他一柄宝剑:奔月剑。

与云翊的七星剑齐名。

连云翊都吃了一惊,公主究竟有多少宝物?

云文简即将参加科考,兄弟俩一文一武,读书人都离不开琴剑书箱,昭宁便送他一把“独幽琴”。

“夫人还会弹琴?”

云翊从未见她弹过琴,没想到竟藏有如此好琴,想必也是懂琴之人。

昭宁轻轻摇头,“不会。琴棋书画,我一样都不会。”

云翊看她这副坦荡的模样,一瞬间像是看到了当年在凉州城时的那个小姑娘。

他怎么了?不能如此。

“走吧,夫人。”

云夫人虽然是昭宁的婆母,但这却是成婚后云夫人第一次看到这位儿媳妇。

“婆母安好。”

云夫人哪敢受公主行礼,忙说道:“公主安好。”

云文德接过奔月剑便忍不住拔出剑,想要一试。

“二哥,用你的七星剑跟我比试一场如何?”

云翊的剑术可不是一般人能接得住的,也怕伤到他。

“不行。”

“为什么?”云文德明显有些失望。

昭宁走到云翊身旁,“夫君,去吧。我想看你试剑,当心些即可。”

云翊这才愿意上场。

可剑虽好,人还需磨练。

云文简可不是十七岁成名的云家二郎,完全接不住云翊的招式。

几个回合下来,连剑都被甩出去了。

好在剑身落地之前,昭宁一个飞身握住了剑柄。

“夫君,接下来,我跟你比。”

昭宁眼神明亮,她已经许久没有见过这么行云流水的剑招了。

不愧是她的夫君。

云翊还不知道昭宁的功夫如何,以为她只是小时候跟安国公学过些防身的武功,他都不知道她还会使剑。

云翊初时以为她只是想玩儿玩儿,有意让着她。

没想到过了几招才发现,她才是个中高手。

若是不全力应战,他这个北境第一剑客的关门弟子今天就要输给自己夫人了。

最后一招,昭宁想从他身后进攻。

他躲了过去。

昭宁满意地将剑扔给一旁目瞪口呆的云文德,“夫君好功夫。”

他这次没有故意不躲,比当年公平。

可云翊却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凉州城的军营。

为什么他觉得昭宁更像是当年跟他比试的人,可她明明没有去过凉州。

云夫人也没想到公主竟有如此身手,很是惊讶。

云文德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二嫂也这么厉害。”

云璋赶紧提醒他,“要称‘公主’。”

昭宁倒是很满意这个称呼,“叫 ‘二嫂’并无不妥。不过你们大嫂是我的妹妹,这样叫辈分有点乱了。所以换个称呼更好一点,以后你们叫我‘嫂嫂’即可。”

“是,嫂嫂。”

“哎。记住了,往后你们就是我长宁嫡长公主的弟弟。我还有一个弟弟,你们得称他为‘太子’。在平阳城,如果有谁欺负你们,不管他是哪家耀祖,挺直腰杆打回去,嫂嫂给你们做主。”

云翊这才知道,原来她知道那件事。

自从云家两兄弟回京之后,云文德云文简真是有了不少造化,温氏打心眼里感谢这两位侄子。

婚后第一次去夫君家,昭宁第一次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

从云府出来,昭宁不想立即回府,让云翊陪她走走。

“今日似乎很热闹。”昭宁看到满街的花灯,有些好奇。

“夫人,今日是七夕。”云翊温柔地回答道。

“七夕?要怎么过?”这不能怪昭宁,她的确从未来过七夕灯会。

云翊笑了笑,牵起她的手,“和心上人一起过。”

昭宁愣了愣,有些害羞,就任由他牵着往前走。

来到一处可以放河灯许愿的地方。

“夫君,我们来放个河灯吧。”

“夫君,你的字好看,你来写愿望。”

“好。夫人想写什么?”

昭宁思考片刻,“嗯……写‘天下长安’。”

“还有呢?”云翊有些期待地看着她。

“嗯?没有了呀。就写这个。”

昭宁已经完全将“七夕节”抛之脑后了。

云翊看她一脸真诚,失笑道:“不愧是长公主,果然心怀苍生。”

昭宁这才反应过来,“啊,对了,再放一个。写‘预祝夫君进士及第’。”

唉,也没完全反应过来。

不过好歹记得夫君了。

殿试,由建宁帝亲自主持。

任命尚书右仆射司徒正阳为阅卷大臣,任命中书令周在安为读卷大臣。

这是十年来首次,张相没有参与选拔天子门生。

结果没有让建宁帝失望。

一甲第一名:云翊。

进士及第状元郎。

一家第二名:李偲。

这下再没人敢说云翊坐上相位完全是靠公主的裙带关系了。

但他还差一点。

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武。

云翊还需要一段真正接触底层百姓的为官经历。

新政推行,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李偲就差这一场,错失“连中三元”。

皇帝赐诸进士宴。

宴会上,建宁帝总算见到了那位敢骂当今圣上的榜眼。

几杯酒下肚,建宁帝点名问道:“李偲,你说朕:‘王者以天下为家,天下之财皆其有也。此乃匹夫之鄙志也。’那你说说,你的志向又是什么呢?”

席间立时鸦雀无声。

李偲似乎早已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十分冷静。

“回陛下,臣没有什么志向。只希望为官一方,则为一方民之父母。”

“按你这么说,朕治天下官员,则为天下万民之父母。那为何在你笔下就那般不堪呢?”

李偲丝毫不打算说句软话,直接回道:“回陛下,《书》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然则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全场官员倒吸一口凉气。

“你是当真不怕死吗?”建宁帝语气中怒意难压。

“怕呀,怎会不怕。但臣明白,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既然都是死,古有比干谏而死,今我李偲便效仿之,为万民申冤,虽死犹荣。”

无人敢接话,他又继续追问道:

“簪缨之士,居庙堂之高,又可知人间疾苦?”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众人都在观察皇帝的脸色,以为这个李偲今日怕是要有来无回。

结果建宁帝神态平常,问道:“在座各位,你们怎么看?”

百官面面相觑。

太子也不敢说话。

最后还是长公主起身,走到宴席中央,跪下替李偲求情。

“父皇,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详,是为天下王。李偲既然自称为万民申冤,那不如就不先听听他所言之冤为何?”

云翊见状,也跟着起身,跪在昭宁身侧,附和道:“陛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陛下是圣明的君主,必然胸怀宽广,事事为民。那便如长公主所言,让他说说有何之冤,也可显陛下仁德。”

长公主入朝堂不久,但这番胸襟,的确是令多位老臣心服口服。

李偲有些诧异地看着眼前为替他求情跪着的二人,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竟也在乎他一个无名小辈的生死吗?

“李偲,既然长公主和云相都替你求情,那你便来说说万民有何冤要申?”建宁帝看了看女儿女婿,真是越看越顺眼。

“回陛下,如今北境连年荒灾,百姓多饿死。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乃国之大患。富贵之人生时治台榭,死又修坟墓。上不厌其乐,下不堪其苦。此乃民之大冤。”

说到底就是怪皇帝修陵寝耗费大量物力财力。

“朕已推新政已解决北境荒灾,既然你这么关心北境百姓,那你便去北境任职吧。‘禁酒令’能不能推得下去,就看你这身骨头是不是能一直这么硬了。”

新政无法推行,乃是北境官官相护,官商勾结所致。

建宁帝一直苦恼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去做这个破局之人,如今终于是找着了。

但一个刚刚考中的进士,即便有朝廷的调令,怕是也难以在那个地方顺利接任。

“今日是个好日子,又有长公主和云相为你求情,朕就不治你这不敬之罪了。”

“云翊,就劳你跑一趟,亲自送他去北境赴任吧。”建宁帝这才让昭宁和云翊起身。

“云翊?他就是状元郎?”李偲这才知道自己输给了谁。

原来新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这次抢了他状元位置的人。

此人气度不凡,自己输得不丢人。

一旁的张相却是心凉了半截。

不仅没把自己的人成功安插到北境各州部,现在还弄来这么个油盐不进的,往后北境怕是也再难掌控了。

昭宁回到席位,手还有些冰冷。

宽大的袖袍之下,云翊握住了她的手,感受着他的手心的暖意,她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