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繁体版 简体版
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 横槊奏歌 > 第26章 第 26 章

第26章 第 2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白凉糕是云烟楼的招牌,入口清爽适合在盛夏之时食用。这糕点的外观并不出众,须得配上一盏精心泡好的梨花茶,一边吃一边饮,才别有一番风味。不过片刻,秦向祖面前摆着的两碟白凉糕已经吃完了。

程丙正欲叫伙计再端两碟上来,秦向祖连忙抬手制止,自己这样白吃白喝自是过意不去,但程丙无论如何都不肯收他的银钱。秦向祖没办法,只能说带一些给自己的妻儿尝尝。在程丙未留意之时,秦向祖悄悄将两块碎银塞进了伙计的衣袋中。那伙计浑然未觉,将糕点打包好后就拿着抹布下了楼。

窗外的日头越来越大,街上的行人也变少了,此时已是正午。

程丙留秦向祖在楼中用饭,桌上菜品令人眼花缭乱,秦向祖见程丙如此好客,便不好再回绝。那时听程丙说起县衙招募人手时秦向祖心里便藏了一个念头,虽然他无意进入县衙当差,但程丙的话恰到好处地提醒了他。现如今家中已没有什么农活可干,且秦随愈已入了学,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只用粮米换钱怕是不够用了。

“县城里可有地方招工?我想谋一份差事,只要短期的。”

程丙一听,立即就想到了城外浮玉镇神庙倒塌的事。

“有,你这一问也是问得巧了。前几日浮玉镇的神庙塌了,正在招工补修,只要是能干力气活的男丁都可以去。”程丙虽然说的轻快,但他一想到秦向祖一身本领却只能干这种活,心里觉得不值。

“没过几天就到中元节了,他们要在中元节过后才招人。”

秦向祖点头,他觉得这个可以试试。他知道浮玉镇,那里离马圭山不远。若是下工时间早,他还能在帮工之后赶回家。

用了饭之后,程丙送秦向祖下楼。

“秦壮士,日后若是有难处,可来茶楼一叙。”

茶楼外,程丙向秦向祖道别。秦向祖没说什么客套的话,亦拱手作别。

程丙回到茶楼,正准备查看今天的账本,忽而一个小伙计快步走来,对程丙说着今天上午茶楼内发生的事——原来是又来了一堆谎称自己姓秦的人想在茶楼里吃白食。

自云烟楼开业以来便立下了“姓秦的人不要钱”这个规矩,有很多不正经的人就想借着这个由头混吃混喝,然而程丙是个精明的人,他又补充了一个要求——来者要力大如牛。具体该怎样力大如牛,程丙自有评定的方法,以至于后来有人调侃道:“想要入武职,先来云烟楼。”

云烟楼也因此在槐越县闻名。

程丙听着伙计在一旁抱怨,这样的事经历得多了自然见怪不怪。程丙慢悠悠地说道:“他们想吃白食?先喝西北风去吧。”

伙计搓了搓手上的抹布,干巴巴地点头:“话是这样说。但我看今天来的那些人有些奇怪......他们一直囔囔着要比力气,还让我叫人把院子里的石磨抬出来......”

伙计苦笑:“那石磨重的......楼里十个人也抬不动啊。”

程丙一听此言,心中已有了数。伙计口中的那些人应该是听到了消息,想来县衙入武职。所以那些人是想在县衙考核开始前先来这里热热身?想到这里,程丙笑着摇摇头。他笑那些人不自量力,他的测试与县衙的考核相比只会更难,不然为何云烟楼开业这么多天,规矩也立下了,却无一人能享受到免费吃喝的待遇?

“都是闲得慌,不用理会他们。”

伙计见程丙今天的心情似乎很好,便又多说了一句:“掌柜的.....那石磨摆在后院我看——”

“不用急,能搬动石磨的人自然会出现,到时候就不嫌碍眼了。”说完这话,程丙忽然一拍脑袋,他又想起了秦向祖。

本该上午他就要让秦向祖大展拳脚,若是搬动了石磨,秦向祖便不会因为吃东西没给钱而纠结了。程丙叹气,这时,伙计从衣袋里拿出了那两块碎银。程丙问碎银的来由,伙计茫然回想,他也不知道这银子是怎么有的,只说是凭空多出来的。

程丙望着碎银久久出神,半响过后,伙计就被程丙狠狠数落了一番。程丙将伙计赶走后,才勉强静心看账本。

“十年前,也就是裕化十年。北幽境内依旧繁荣昌盛,路上几乎看不见饿死的人。多亏了恒统帝带军抵御强敌,才有了北幽如今的太平......但安定之下亦会有不安定的存在,我今天要讲的可不是那些文人作的几句诗,也不是衡昌府内发生的秘闻......我要讲的事就发生在这儿!在咱们槐越县内!”

说书人激情昂扬地讲了几句开场白,他看着台下喝茶的人们期待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汇集,好一会儿才接着说:“十年前,一群不安分的土匪在山中安营扎寨,时不时便会下山作乱,山下村民为其所困,苦不堪言。”

“那时,村中民众死伤皆有,家中的牲畜也被土匪劫去当了盘中餐。小小的祸乱愈演愈烈,眼看事态严峻,槐越县县尉带领官兵前去山中剿匪......那群恶匪顽强抵抗,与官兵们互相搏杀。恶匪们因熟悉地势且人数众多,竟让官兵落于下风......”

听到这里,台下喝茶的听众们皆是倒吸一口凉气,他们皆默契地安静着。

“县尉别无他法,只好向村中民众求援,由山下八个村庄自发组建的平民兵团在此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一位猛士,其姓名不为人知,外人都说他身高马大,力能撼山——他率领平民兵团与官兵相互配合,将恶匪们杀得落荒而逃,他曾孤身一人深入山寨,手中只拿着一把斧头,连杀恶匪十余人......”

沉寂的气氛被说书人再次点燃,台下叫好声不断。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样英雄救难的桥段即使是在没有战乱的当下,也能让人心生希望与豪情。

只是书中人物的姓名与风采,又有多少人真正知晓呢?

秦随愈缓缓合上《北幽列雄传》,嘴里嚼着秦向祖下午带回家的白凉糕。他今日下学回家比平时要晚,自从何国器说教他识字写字后,两人便会在下学之后在玉志斋中停留一段时间——究竟该怎样教,又应该怎样学,这成为了他们当下的难题。

何国器的学识与同龄人相比自然要高出许多,但他在教人这方面没有经验,他一直都认为学问是要靠自己学来的,自己学不来就算有人教也无用。黄应恒让他来教秦随愈......一方面是来自对何国器的肯定,另一方面,何国器认为,应该是对自己的考验了。最终,他选择把难题抛给秦随愈,秦随愈想怎么学他便怎样教。

“识字还是练字,你选一样。”

秦随愈也犯了难,他想了很久,问道:“就不能一起学吗?”

这个难题竟又被秦随愈踢了回来,看着秦随愈一脸天真的模样,何国器想的却是——也对,我比他聪明,这些问题应该让我来考虑。

在今天下学之后,两人最终达成了一致。

何国器决定让秦随愈选一本自己喜欢的的书,书上的字由何国器教他认,认全之后便抄书,在抄书之前,何国器会教秦随愈该怎么写,然后又选一本......如此重复,三年之后,秦随愈便是个能读书也会写字的人了。

秦随愈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但当何国器问他想选什么书时,秦随愈踌躇了。

“四书五经,还是诸子百家?”何国器知道秦随愈不会选这些,他早就准备了备选,毕竟他家里的书卷比粮食还多。

“......”秦随愈有些为难。

何国器静候着秦随愈的回答,便不再多言。他看着秦随愈的脸,秦随愈似乎正在抉择着一件大事,眉头微微皱起。

何国器心想,若是秦随愈实在想不出来,他把自己最喜欢看的那本书让给他也是可以的。何国器直觉,秦随愈的爱好与他应该相差无几。

“那本书,我明天带给你。”秦随愈道,他看着何国器,似乎说出了什么天大的秘密。

何国器有些好奇,但也只是点点头:“好。”

而现在,秦随愈坐在卧房中,他心中隐隐不安。眼前这本书对他来说意义非凡,而且......而且除了何卢青,没人知道他会喜欢这类书。《北幽列雄传》就像他心底的一个秘密,他暂时还不想与别人共享。而今天,在他答应把书带给何国器之后,他的心里空了......就像原本很隐秘的东西忽然变得人尽皆知。

少年人的思绪总是如此复杂多变,秦随愈有些后悔自己透露了这本书的存在,他与何国器并不熟悉,不熟悉的人之间可以共享秘密吗?

显然是不能的。

秦随愈有些不解,自己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多愁善感了?而这样的多愁善感他无法排解,一直到晚上,周围都黑下来之后,他睁着眼睛竟一宿未眠。

与此同时,何国器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

已入深夜,何国器依旧站在房中的书架前不断翻找着,桌上的书越叠越高。他凭着自己的直觉,还有对秦随愈仅有的了解,他把秦随愈可能会喜欢的书都整理好,以免影响后续教学。万一以后秦随愈找不到书了,他可以给。

忽然,何国器像是想起了什么,他记得秦随愈说明天会带书来。在何国器印象中,秦随愈是不喜欢看书的,他为什么会有书?他连字都不认识。

是他自己买的?又或者是借来的?还是......别人给他的?

谁给他的?他放在家里放了多久?

何国器顿住了,悄然袭来的睡意猛然消失,他愣愣地坐在了椅子上,望着桌上一堆书发呆。

何国器不知道自己坐了多久,只记得他躺下时,窗外已经天光微亮。

第二天,依旧是晴天无垠。

下课之后,秦随愈拿着书与何国器走到了一处僻静无人的地方。周围很安静,只有风吹竹叶的声响。

何国器接过秦随愈递来的书,看到书的封面时,他有理由相信这本书是秦随愈捡来的,何国器问:“书名是什么?”

秦随愈老实说了,脸上倦怠的神色难掩。只见何国器翻看书扫了几眼,似是想起了什么,他喃喃道:“北幽列雄传......这本书我知道,我家中有一本《北幽诗文集》,看印刷质量,应该与你这本书是同一书坊所制。”

秦随愈问:“那这家书坊......”

“只印刷了这两本。”

秦随愈不知道何国器为什么会对书坊这么了解,他觉得讶异的是,原来书也跟人差不多。

秦随愈笑了:“原来书也能凑成一对啊。”

何国器拿书的手一僵,脸上仿佛覆上了一层薄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