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繁体版 简体版
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 争做小富婆 > 第60章 第 60 章

第60章 第 6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天回去几个人瞧着姜嫚一直拎着个灰袋子都好奇的问,姜嫚想到何郦和方慧都是爱看书的人,特别是方慧总爱搜集西域和方外的游记书籍,就打开来拿出东西给方慧和何郦瞧。

何郦举着东西瞧得仔细,方慧看了一眼就自动在脑子里搜索有关这种东西的介绍,等到琥珀娘带着人摆菜瞧着这个东西好奇的问:“娘子拿着个土坷垃作甚,赶紧洗手准备吃饭了。”

琥珀对着她娘招招手,“娘,你种了这么多年的地,帮着看看是什么个东西。”

琥珀娘把手擦了擦,拿起东西仔细看了一下,看到小疙瘩冒出青绿色的样子,用手指抠了抠,疑惑的说:“这里看着像是发芽了,娘子们看看是不是?”

几人伸着头看过去,方慧顿时想道什么说:“我依稀在哪本书看见过说西域以西有地方吃一种圆形的地果子,那地果子扔进火堆里烤熟就能饱腹。”

何郦接着说:“也有书籍里记载有人出海见过一种长条作物,煮熟或者晒干磨成粉也是可以饱腹,不过这个圆不溜的东西不太像,但那长条作物也是放的时间长表面会有凸起乃至发芽。”

姜嫚对两人说的丝毫不怀疑,听她两的讲述倒像是她前世见过的常见植物,这样就知道怎么跟顾长史说了。

第二日姜嫚带着何郦和方慧进去府衙找顾长史,乔三娘和韩娘子跟着李香琬先去琳琅馆帮忙。

顾长史做了几年知县,那时也是跟着农户下到田里耕作,对农作物不说全都认识但一通百通,他叫来负责农科的小吏过来,大家商讨一番,何郦又把昨夜翻找出来的书籍拿给众人看,顾长史几人瞧着这种不对外流通的书籍看何郦的眼神都不对了。

最后大家商量的办法就是保持它原有的环境发芽,发出来的芽用土培水培沙培的方式进行试验,慢慢观察,要是真能长出饱腹的食物,对百姓也是一大幸事。

这件事没有那么快出结果,姜嫚把顾长史拉到角落悄悄把那被救的人的事说了,顾长史心领神会,给她眼神自己会安排,姜嫚就轻轻松了一口气。

顾长史瞧着她这样,笑着说:“我瞧着你身边来往的女子都是极为出色的,那位何娘子,你得给我透个底吧。”

姜嫚只简略说了几个词,顾长史自己就脑补完全部细节,自然对这位何娘子高看不少。

“就是可惜何娘子在不会在青州长呆,不然我还真想在州学开一角请她给青州的娘子们教学,也不拘学富五车考进士,识字明理,能有一技之长就行。”

“那您不应该找何先生这样的,应该去找帮着各家夫人管家的娘子们,她们学识好,算数不好也无法管家,然后管理下人也是一种学问,要是纺织刺绣、种植盆景这些,大部分都是有铺子收学徒,跟着自家学就是了。”姜嫚给顾长史建议。

“你说的倒有点道理,给百姓教授的应该是能让他们先吃饱肚子的手艺。”顾长史捋捋短须点点头。

“这事还真不能急,您看咱们大齐开科取进士是经历两任先帝才开启的,如果教授的好还好说,要是教授的娘子们高不成低不就的,被有心人拿来搞事,就怕有损您在青州的民望。”后面的一句姜嫚没有说出来,但聪明人都知道接下来是怕接任刺史或者去中州做刺史的事黄了。

顾长史听到姜嫚的提醒一拍脑门,这些日子随着上京的消息传来,他有些飘了,只要官制文书一日不到自己手里一切都有变数。

“还是刺史大人识人放权给了我施展的机会,这事还是要在好好琢磨。”

“那以后您要是有机会开展这事一定要找我,为大齐女子们做点事旁无责贷的。”

两人轻轻一拍手立下重如千金的诺言,顾长史把那东西交给负责农事的官吏去做试验,然后交代司户参军派人去盯着钱芜家的人就把姜嫚一行人送出府衙。

这个送以前姜嫚是没资格享受的,但今天借了何郦的光享受了一把,何郦不知道姜嫚和顾长史聊了什么,但她敏感的捕捉到顾长史看她的眼神,多少有些猜到,但她清楚姜嫚的人品,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会透露。

姜嫚何郦方慧上了马车,把顾长史找她谈的事大概说了一下,何郦点点头,方慧到时有些期待:“其实我也想找一些有兴趣的教授制香方子,孙淼有句话说的还有点道理,我一个人在那瞎想不如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商量一下说不定就碰撞出火花。”她说到这看到姜嫚和何郦饶有兴趣的看着她,就不好意思的补充:“是他经常会跟着大理寺杨评事崔录事几人聊案子,崔录事说人多想法多,讨论多说不定就能找到路子和线索。”

“这个崔录事说的不错,国家大事也不是圣人一拍脑门就定的,以前经常看到大半夜的各部侍郎和将军们要进宫跟圣人商讨到开朝,就四年前幽州打不打就足足论了五六日。”

姜嫚那时忙着准备成婚事宜,只知道大家听到北狄犯关,没几日圣人就下令整顿兵马支援幽州。

何郦说的也不是秘事,事情都过去四五年了,而且姜嫚和方慧也不是多舌之人。

几人回到琳琅馆,略过顾长史想开女学的事大致说了下,钱芜听了放下心来,在官府这备了案,她回去说了大家都能安心出海打鱼。

几人在琳琅馆附近的一家吃青州菜的老字号,乔三娘点了葱烧海参、芙蓉鸡片、黄鱼豆腐羹、油焖大虾、杂鱼煲以及一道蜜汁梨球。

何郦听到一道叫“乌云托月”的菜名,甚是好奇,姜嫚说是一道汤,就跟小二说每人一小盅。

菜还没上,乌云托月先端来,用的海蓝色的盅装着,打开是一片紫菜,紫菜上面放着一个水煮的荷包蛋,荷包蛋白里透黄,是有一点圆月的意象,何郦看到这不由说:“这哪能叫乌云托月,应该用张大家的那句‘海上生明月’。”

“你别说,这么一看看真有带你像。”韩娘子听了何郦的话,仔细看了蓝色的底色,紫菜是海面上的乌云,荷包蛋是明月,有那么点诗意了。

恰巧小二送菜进来,听到她们的交谈,忙不迭下楼给老板说,老板琢磨着,便趁着上菜跟着上去。

姜嫚不是第一次见老板,笑着互相介绍,那老板就想听听何郦对其他菜色有没有更多的建议。

何郦和韩娘子笑了一下,又给一两道菜在器具上做了些改变的建议,那老板喜笑颜开:“怪不得老爷子从小跟我说美食美器,我一直不明白,如今听了两位娘子的说道,怪我资质低,今天这饭就我请各位了,今天还有新送来的大黄鱼,我再给你们做一道锅塌黄鱼。”

姜嫚起身谢过老板,又说太客气了,那老板摆摆手:“不说您是姜氏商号在青州的东家,就是您那琳琅馆开了,我这客人来得比以往多,还有那些找您谈事的各家东家管事,总会在我这包个房谈事,都是您带来的运道,您不来我这还好说,来了不请您吃个饭,回头老爷子知道了又得拿藤条抽我。”一个年近三十岁的男人说出这话,姜嫚可算知道为什么是让他做这家酒楼的管事了,憨厚有礼,开拓不行但守业足矣。

“我还认识上京知珍楼的东家,要是哪天她过来找我,我引荐你们认识,她也是做菜的一把好手,最爱与同道交流。”姜嫚瞧着他这样想到远在上京的王薇,想到王薇她就有点想知珍楼的佛跳墙了。

那老板隐约听到姜嫚吸溜声,误以为她饿了连忙道歉下楼,姜嫚回到屋子里,大家等着她坐下才起筷。

“别说,都是做海鲜,青州海鲜与建州的不同,而且都是在青州,这家店与芜娘的做法也不同。”乔三娘各道菜都吃了几筷子,察觉不同就说出来。

“这就像文章,大家都是千篇一律,朝廷怎么从中择优,也不会有佳作流芳百世。”何郦不愧是做教学的。

姜嫚点点头,“就像咱们琳琅馆的首饰,出了大众款不还要有定制的么,每个人的审美一样,有人喜欢大红大紫,有人喜欢淡雅素白,也有像我这样的,就喜欢金灿灿的。”

“何先生不要笑话我俗气,我就爱金子。”

何郦笑着提杯跟姜嫚碰一杯,几人谁不爱金子,就是何郦没有钱也难出坊门一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