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太对了。”他喜欢我们学校食堂一个窗口的柠檬茶,每次来都想喝,喝几口又没胃口。今天更没胃口,因为我要用一下午时间和两个同学商量论文,他眯缝眼睛将两个男生打量一番,两个男生也不客气地打量他。
“你和他们关系不错?”吃完饭,他假装不经意问。
“还行,经常合作,思路合拍。”我牢记男人的嘱托,轻描淡写,装傻充愣。
“你们忙吧,我……”他想了想,坐到另一张桌子,“找老同学叙旧。”
和我想的一模一样,他叫来和我同校的副班长,两个人许久未见,嘀嘀咕咕,我今天邀请的两位同学皆是眼高于顶的天之骄子,对我有过暗示,不把疑似男友的他放在眼里,与我敲定课题,侃侃而谈。另一边,我们那位副班长大学后依然大受欢迎,和我偶尔往来,她说他们系不少女生向她打听我。
我冷眼旁观,副班长老神在在说个没完,他眉头越来越紧,神色越来越凝重,我愈发坦然。
好久没做坏事了,我都快忘了感觉了。
晚上我带他看电影,给他买冰激凌,还弄了个情侣款的编织手机绳,他偷偷观察我,我假装没发现。
下个周末,他骑着一辆单车来找我,我眼前一亮。
他弄了新发型,衣服颜色虽低调,衬着他纸白的肤色和清癯的脸,还有通身忧郁气质,一路有人盯着。和朋友一起吃饭,他积极说话,很快把我周围的朋友认全了,他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
我默默惊讶。
真这么简单?
这是真的吗?
7
是真的。
他正在迅速找回失去的活力,全盘接管我们的生活,改造我那三板斧的约会安排,整活我们的交际圈,跑进我学校的球场重新开始练习,靠不错的球技(主要是不吝啬对他人指导)把我认识了扩充不止三倍,就连我家里的双胞胎和爸爸家的俩小孩也在他的照拂范围,更不要说他那个仍在烦恼恋爱的招福徒弟。他是能在人际关系中汲取养分的类型,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我还是呆愣。
这真的是真的?
我不能问他,只能问副班长那天究竟说了什么。和我想的差不多,副班长把这大半年托她向我表白的女生以及三个男生向我的正牌男友一一介绍,每一位的好处大概夸张个三五倍,加之名校光环和智商滤镜,副班长洋洋得意道:“他也该有点危机感了,不是吗?紧张了吧?大醋坛子。”
原来她一直关心他,关心我们,看到机会就添油加醋。我问:“那你呢?”
“我?”她给我看一个男生的照片,是我们学校的,学业不用说,还搞了个乐队,听说还是个官二代。
既然确定了关系,我不便多说。只是心中难免惆怅,从前她和班长处处针锋相对,如今想来,却也有一番青春意气的滋味。看着别人分分合合,我心中急切,突然也害怕与他再有什么不可解决的矛盾,不小心失去他。毕竟在过分优秀的圈子里,处处有诱惑,随时有竞争者。
难怪他猛然醒悟,突然开始紧张,铆足力气和我恋爱。
我渐渐发现他花团锦簇的笑脸只是表象,他忙里忙外,依然瘦得离谱,不时失眠,我给他做他最爱吃的饭菜,第一次做手忙脚乱,卖相还可以;第二次做味道也上了正轨,他给面子吃了两大碗饭;第三次,我在出租屋的厨房腌制排骨,又弄了个芋头酥菜谱增加菜式,他在门口看着我,突然走过来,从背后抱住我。
“我想我妈。”他把头埋在我后肩。
我既难过,又开心。难过他还是走不出来,像个忙碌的空壳;开心他终于肯对我说这句话了,我们更近了。
8
我给男人发消息,不抱希望地询问:能不能把他们母子关系的后遗症一并解决?
男人说:“这也很简单。”
又简单?还简单?怎么难题到了男人那里都变简单了?他为什么不早点出手解决?
“以前不行,现在好办。”男人说。
男人这次说的办法更简单。
他让我给他妈妈发他的照片,发和我或者和同学聚会时的合照。
我在他们母子之间做过不少努力,我拙劣地向双方转述他们的近况,试图引发同情或想念,结果是他妈妈不理我,他瞪我。他妈妈最长一个礼拜不说话,他约会的时候也跟我没好气。几次尝试,我什么也不敢做了。
而今有男人坐镇,我随便从手机挑几张合照。高中时我们担心露馅,谁也不敢拍照留影,大学后倒是拍了不少合照,我看着那些照片突然明白了男人的主意。
他太瘦了,站在我旁边像纸片,和其他人合影几乎薄了一半,我和他几乎三两天见一面,只知道他瘦了,没想到照片上这样明显。我找了个借口发照片给他妈妈,他妈妈半晌没吭声。
她吓到了。
没两天,她主动和他说话,又托我带他做个身体检查。从那以后,他们母子正式恢复邦交,他终于好好吃饭了,睡觉也正常了,运动也渐渐加量,从里到外散发喜悦,学业也开始上心,我们连约会都改在图书馆了。
我从来不信鬼神,现在却很想把那男人供起来。
“你阿姨也知道一直冷落他不是办法,她最疼孩子,时间到了,你给他们找个契机,他们的关系自然就恢复了。”男人说。
道理简单,要做的也简单,好像人人想得到,人人会做,但谁又能把时间掐得这么准,契机找得这么准?男人嘱咐我不要把事情告诉那对母子。我问原因,他说有新的家庭,不能过界。
越是了解这个男人,我越觉得……妈妈看人眼光不错。
9
就像男人说的,他们母子之间也许只是“时间到了”。
血浓于水,相依为命,他又是个极端感情用事的孩子,她怎么能不担心。
他也说过他妈妈最心软,机场见一面也许就走不了了。
他平日颇有城府,到底不会把心思用到亲近的人身上,好不容易算计一次,差点把命算没了。
我不一样,如果我知道瘦几圈就能让他妈妈心软,我干脆直接让他饿三个月,还能省七个月时间。
他们的母子关系恢复不到从前,他妈妈仍然倚重我,凡事跟我商量,只愿意定期和他开个视频,我们在一起时,视频打过去,她也愿意接起来和我们聊家常,他们不像和好,只是休战,这就够了。我向他妈妈请教更多食谱,他妈妈对我本就和颜悦色,听到这句话后很是感动,从此更加关心我的饮食起居,听说我要在暑假健身搞第三块和第四块腹肌,她多方询问,亲自为我设计食谱,她弄的食谱比网上推荐的和健身教练规定的可口太多了。
这对母子全是感性派,心情好了什么都好,他妈妈工作顺利,他的成绩也提高了,有望拿个二等奖学金。暑假回到家,妈妈看了他一圈,满意道:“精神多了,总算能把衣服撑起来了。”原来他瘦下去,妈妈也看在眼里。他一改一年来的垂头丧气,给这个打电话,约那个去球场,又组织了好几场同学聚会。高中那场我自然要出席,半年不见,大家又换了一副样子。
变化最大的是作家,头发烫成大波浪,穿着雅致时髦,娇小又玲珑有致,副班长用她低沉的歌喉发出一声声尖叫,班上的单身男生们蠢蠢欲动,她问我:“外婆去世后,我换个心情。这学期没心情联系,他们怎么回事?”
终于出席的尖嗓子也凑过来问我:“他们怎么回事?”
他们问的“他们”是班长和副班长,这次同学会可以“带家属”,结果这两位领导各自带来新任女朋友和男朋友,听说都是带回来见家长的。
真佩服他们这种动不动见家长的人。
我一万个不看好,只问作家和尖嗓子:“你们呢?”
尖嗓子没谈恋爱,班花也单身,他们没联系;作家很受欢迎,大学一年试着谈了几次恋爱。
“几次?”我和尖嗓子异口同声。
作家神色如常,“对。时间都不长。我还是……忘不了她。”
尖嗓子和作家之前做为我的特别辅导对象,有过一些交流,关系似乎不错,他像知道作家说的“她”。深有感触地点点头。两个人又开始一人一杯对着喝啤酒。我被满屋子乱七八糟的恋爱关系搞得头疼,他看着也很头疼,没回家就开始跟我唠叨:“真佩服这群人,连自己想找什么样的都不清楚就敢乱谈,气死我了。话说为什么一定要恋爱?不能等等吗?”
我想了又想,其实他妈妈最近也有个恋爱对象,我在朋友圈看到过亲密的揽肩照片,是个高大的蓝眼睛男人。
他妈妈大概率屏蔽了他,我也下意识认为……这件事还是先别告诉他了。
10
他活泼起来就成了身边人的生活中枢和行动指南,所有人所有事都能在他的安排下各行其是,自得其乐。
我当然是最大的受益者,被他照顾得身心安泰,心思缠绵,每天睡觉前还能收到他一句又一句的逗笑话和甜言蜜语,除了学习,再没有任何一件事需要我操心。
就连学习也不用我操心了。隔行如隔山,读法律的我管不到读心理的他。但他本就优秀,能够管理自己的功课,搞好与导师的关系,不时和师兄联系认识更多人。我一直不理解他的学习逻辑:如果他心里有个目标,比如让他妈妈高兴,让我高兴,他就发愤图强。若只为了他自己的前途,他便兴趣缺缺。过去我不止一次批评他,他妈妈也为此唉声叹气,如今我们都接受了,随便他,他反而加倍要强。也许黏着妈妈黏着爱人,他才会充满干劲,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一年的异国相处,也许接触的外国人也多了,他妈妈已经能够接受我和他的恋爱关系,不再自欺欺人。我们偶尔有无话不谈的亲切感。我问他妈妈那个男人是谁,我以为是医疗队的医生,原来是美国一个慈善机构的专员,经常在当地和医疗队一起工作。从他妈妈飞速进步的口语和越来越多的笑脸来看,美国人爱说爱笑,是个有情趣的男朋友。我说不上自己的心情,想到她拥有新家庭,我竟然有点自己的未来计划被破坏的不爽感。他妈妈人太好,很轻易让我舍不得。何况他。
“我还没想过婚姻。”他妈妈看出我脸色不对,“跨国婚姻问题会很多。”
所以她现在只是……享受一下恋爱?
算了,我从不细想父母辈的风流韵事。只是她的变化真的很大。
“阿姨。”我有些犹豫。
“怎么了?”她笑容亲切,让我忘记任何顾虑。
“他爱吃醋的毛病到底随您还是随叔叔?”
本学期最大的不同是他的醋劲大得没边,我的朋友自然要一个个检视,手机也找个时间一一查看,发现什么不对立刻问个没完,我忍不住说了他一堆“劣迹”,他妈妈笑着说:“这可怪不到我和他爸爸头上。也许怪你。”
怪我?
我想起他讲过父母的情比金坚,情敌试图拿合照搞破坏,他妈妈看也不看一眼,没错,他父母明明都是自信型,他的危机感哪儿来的?我固然有些条件,他却并不比我差。我实在想不出办法,只能找招福,在有限的记忆里,他那位男友独占欲也不弱。
“哼,他们这些凤凰男就是自卑惯了,以为全天下人都要跟他们抢。”招福连连抱怨。
“想开点,至少说明我师父在乎你。”招福劝我,“你看我们,一转眼又一个学期,一无所获。”
招福有招福的烦恼。他的男友报了个冷门专业,偏偏有一大家子人等着他出人头地,转个赚钱专业。招福说,男友越来越喜欢现在学的专业,这专业清汤寡水,全凭热爱,一辈子最多混个专家,赚不了几个钱。如果他们的差距始终存在,“他是不是一辈子都要对我的家世耿耿于怀?说不定以后他还要靠我养,好,心理更扭曲了。”
年纪越大,对别人的事越无法轻易开口,对朋友的困难越会束手无策。我看招福,招福看我。
“要不你还是直接问问我师父吧。”招福说。
没错,我为什么放着正主不问,来问这只没用的招福?
11
考试周快到了,我和他默认各自攻读,周末不约会,晚上不再一起吃饭。我挤出个时间去他的学校找他。
他宿舍的人早就认识我,让我一个人留在房间里等待,我拿起手机背诵知识点。他回来时拿了两根雪糕。
“怎么了?特意跑过来?”他问。
我郑重其事要他解释为什么吃醋,对我没有信心?对他自己没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