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凌正早早地来到运输队,今天就要开始上工了。
此时还未到8点,但运输队里已经十分热闹,二十多名搬运货物的工人和指挥员,在大小货车之间连续不断的穿行,互相避让又遵循着秩序。
运输队的院里有运往乡下公社的三轮汽车,有开往其他县城的小型汽车和开往省内省外的大货车,林林总总有十几辆。
此时队长还未露面,凌正只得在一旁围观工人们工作,先熟悉一下未来他的工作流程和模式。
看起来只需要送货、开车这么简单,但其中门道需要熟悉了之后再慢慢摸索。
作为一名新进的试工司机,他的任务应该是先从短途运输开始,那么那些小的三轮汽车就是他的主要运输工具。
他遗憾的看了一眼红色车漆的大汽车。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他开往省外。
虽然目前还没有机会,但是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会成为长途运输队伍的一员。
而只要他能当上运输队的临时工,这个机会总会来临。
如果他所想的那样,到了八点钟,运输队队长给他们安排的工作就是跟着老员工去给公社的供销社送货,之后再返回来,继续开往其他公社,直到今天的总任务完成,一共有六辆三轮汽车,需要给全县的二十几个供销社送货。
这一批试工的人员正好五个人,每人跟一辆车,剩下的一辆车则是等待特殊任务或者临时任务。凌正跟的是一个30岁左右的姓林的师傅。他面庞瘦削,显得很精明但又说话很热情直率。
林正观察了他一路,发现他开车技术相当熟练,而且人缘十分好。途中路过的工人和供销店的人都十分热情的向他打招呼。
这个孙师傅非常积极的给大家介绍凌正这个试工的新人,大家都洋溢着笑容和凌正打招呼,凌正有些不适应,但也精神抖擞地加入他们的寒暄。
好在他们去了供销社之后只需要按照前一天写好的清单,比对着贴的货物名称、数量,把货物卸下来。然后由供销社的工人搬进仓库,等会计清点之后拿上签好字的收货单子,只需要半个小时,在这个供销社的工作就完成了。
因为孙师傅的好人缘,他们在供销社受到了热情的招待招待。供销社的主任招呼人给他们倒茶,监督工人搬搬东西,顺便陪他们聊天儿,打听运输队最近去了哪儿,别的供销社得了什么新奇的货物之类。
聊天是假,套话是真。
林师傅很慷慨激昂地闲扯,就是不正经回答问题,既不让供销社主任丢面子,也没有入套,很显然他不是那种大嘴巴的人。
他们负责的这一辆车总共拉了五个供销社的货物,所以他们要在一天之内辗转五个附近的公社。
除去今天在路途上、卸货时的时间外,并没有中午休息、吃饭的时间,他们只能在路上轮流吃饭,顺利的话,下午两三点钟就能回到运输队。如果有事情耽误了,或者到供销社等会计的时间久了,就有可能会一直到五六点才能完成任务。
每天去公司送货的车队回来之后,大家都会坐在一起开会。
今天下午的开会,因为有新人参加,所以队长把他们日常的工作仔仔细细地讲的很清楚明了。
他们运输队就在购销站的旁边,在这个物资统购统销的年代,除了粮食以外,供销社的购销范围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所以除了粮食管理局安排的工作,运输队的工作主要是由供销社的工作安排来决定,基本算是购销社的下属单位。
购销站每天会把下边公社的物资需求按清单调配打包好。第二天早上搬运工就会穿梭在运输队和购销社之间,根据不同公社的位置来分别装上汽车送货,最后运输队统一再将收货单送回购销站。
所以运输队的上班时间跟其他单位不同,他们需要早上七点半就到岗,拿着单子看着搬运工装货、并清点验收,八点左右才能出发送货。
除了这些往公社、各大商店送货的工作,他们还配合采购的工作,购销社会给采购员下发采购任务,然后安排运输队的人一起,去其他县或者市里、省里、省外采购物资,这才是凌正真正想了解、想干的工作。
凌正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讨论,他十分想了解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这个会议大多数是队长和副队长在说话,偶尔张师傅会提出采购某些汽车零件,或是汽油、柴油储备等。
听了一会儿,凌正大致了解了运输队的日常运转。他不想每日穿梭在各个公社之间,做一些枯燥、乏味的重复工作,而是想出去,去市里、去省里、去首都,去全国各地。
不是想通过跑车来倒卖货物发家致富,而是想看看各地风土人情,想看看这个年代的祖国究竟是怎样地快速发展。
这些将会是他重来的人生中,最浓厚的色彩。想想前世,他和纪平阳拼了命地学习、兼职,如愿获得工作机会后又是加班、通宵,别人眼里的大好河山,他只听说过。
现在,他想亲眼见证祖国的真面目,见证一个如今的贫穷、落后但富有生命力的幼崽,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迅速成长为一个巨兽,见证历史,哪怕他只是一个小人物,他不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却也可以成为历史洪流中一粒小小的尘埃。
想这么多,他不禁嘴角上扬笑了一下,回过神来,才发现会议基本进入了尾声。
李队长已经问了大家有没有别的事情?
凌正跟着众人摇头,随着一声“那就散会”走出办公室。
日子就在一天天的跟车中度过,在元宵节前凌正和纪平阳买下了隔壁的房子,那对老夫妻终是拗不过儿子,又想亲眼看看未来的孙子/孙女,无奈之下便跟着随军去了。
他们搬过去之后,只是夜里住,吃饭还是在刘伯的小院,这样就近照顾着,也不必担心祖孙两个的身体。
二月初七那天,队长突然通知考核结束,原来这最后的考核并不是试工结束之后考核,而是试工过程中处处存在考试。
他理所当然地通过了考试,并且在一个月后顺利独自开汽车送货,经常任务完成的又快又好,并且在每日任务完成后还能接几个特殊或紧急任务,基本整个运输队都对他的能力表示认可。
除了那个张师傅的侄子张远。
这个马脸年轻人对谁都特别热情,除了凌正,见了他不是视而不见就是转身离开。
凌正只得无奈地耸耸肩,他也不是人民币,怎么可能人人喜欢?
除了这么个不和谐因素,凌正在运输队和同事相处的十分融洽,谁会不喜欢一个能给大家答疑解惑,毫不藏私,修车技术又快又好,又阳光帅气的年轻人呢?
更何况凌正是新来的,又是临时工,工资仅仅二十六元,却干了差不多两个人的活,在队里又积极,又有能力,又对别人的地位没什么威胁(除了小张)。
凌正对他的态度心知肚明。
而矛盾的爆发也正是因为此事。
半年后,李队长突然宣布新加一条省外长途路线,带队的是三十多岁的张师傅儿子小张。
那么就存在一个副手的选择问题。
大家议论纷纷,张远以为这个位置他势在必行。
毕竟老员工基本都是中年人,不想冒那个险,短途车还能照顾家里,工资也不低,在县里跑着也有面子,更何况身体情况也不如年轻人,能撑得住几天的奔波。
所以基本都是年轻人跃跃欲试。
但是李队长心里早有人选。
“经过这半年的考察,我提议凌正同志跟队,作为副手跑这个新路线。大家觉得怎么样?谁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
“队长,我自我推荐一下,我觉得我也有能力跟车跑省外。”张远听到李队长的话,按耐不住地举手发言。
参会的张师傅摇头不语。
张副队长是个急性子,快嘴说道“你有啥能力?天天最后两名完成任务,有时候干完活跑去侃大山都不归队,看见你好几次了,都懒得说你。”
李队长看了张远一眼。“虽然你有能力,但是跑长途更看重细心、耐心和责任心,论开车和修车技术,你们两个确实不相上下,但是凌正明天早早归队,等候调遣,这半年有一半的临时工作都是他在做,你干嘛了?仗着自己呆的时间长,溜号、干私活,让队里怎么信任你?”
张远被说的面红耳赤,低下头不再开口。
凌正见队长已经认定他了,带着惊喜和意外地表忠心道“感谢队长和几位师傅的信任,我一定更努力地好好干,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李队长点点头,“行,看你表现,若是干得好,明年转正名单有你一个。”
凌正汗颜,这时候确实看重这个铁饭碗,他也不能说他不需要,于是只能咧开嘴笑着接受这个大饼。
回到家,这会纪平阳已经下班回来,正躺在摇椅上、摇着蒲扇在树荫下乘凉。
看见他回来,睁了一下眼睛又闭上,十分悠哉。
凌正率先开口汇报这个好消息,“阳阳,我之后就可以跑长途了,去省外,以后可能两三天甚至一星期都不在家。”说着他看了看四周,门关着,家里只有他们两人。
凌正俯身覆在纪平阳身上,阻止他起身。“怎么办?还没走我都开始想你了。”
纪平阳推了推他,推不动便放弃了,翻个白眼道“这么热的天,快起来,我想喝杨梅冰酪。”
“咱们白天不一起上班,下班才能见到,出车了不也是一样晚上可以在庄园里见?
“还是说你不想跟我晚上见面?嗯?”
纪平阳带着威胁的眼神逼问道。
凌正揉揉他粉嫩的脸蛋,轻笑着说“除了给梁易供货,我都忘了庄园还能这样用,还是阳阳聪明。”说着狠狠地啵了一口被他揉的通红的脸。
“不过冰不能再吃了,今天你都吃了四五碗,再吃坏肚子怎么办?晚上可是要吃铁板烤肉的哟!”
纪平阳嘟嘟嘴,“好吧,那赶快去刘伯那里烤肉,我要喝西瓜汁。”
“好嘞,我去准备一下,再亲一下,嗯?”凌正虽然是问句,却不容置疑地吻住纪平阳柔软的唇,舌齿相亲,良久才放开彼此。
他拿出鲜五花肉、羊肉和西瓜,准备了调料和竹签,去刘家小院升起碳火,提前约好的梁易带着两个朋友也来赴这一场夏日烧烤趴。
现在凌正可以光明正大地拿出不那么出格的东西来,刘伯他们默认是在运输队或者乡下换的,虽然嗔怪他花钱大手大脚、不知存钱,却也不曾怀疑过东西的出处。
而梁易与他们不住一起,十天半个月才见一次,刘伯也不会多嘴提起那些,所以凌正和纪平阳吃穿用度上放开了许多,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幸福生活越来越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