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府内,杨玉珑静坐在厅中,听着父亲叮嘱婚事,内心翻腾着复杂情绪。天后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即便她再不情愿,也只能压下心中的不甘与惆怅。
杨父看着面前的女儿,心中百感交集。杨玉珑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软肋。
想到北境的芷月公主即将嫁给女儿,他明白这门亲事虽极为荒唐,但对杨家和大唐却无比重要,一想到女儿未来的生活,难掩心中的不舍和心疼。
“玉珑,”杨父轻声叹道,“这桩婚事虽是天后的旨意,但为父也知道,你心中定有不甘。可我杨家自古忠孝两全,你身为杨家的子女,更应以大唐的江山社稷为重。”
杨玉珑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她明白父亲的用心良苦,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
但想到这桩婚事,她的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怅然。
“父亲,我明白您的苦心。”杨玉珑深吸一口气,“既然是为了大唐,女儿自当遵从天后的旨意。”
杨父点点头,欣慰地看着女儿,“好孩子,杨家有你这样的女儿,真是我们的福气。天后令北境公主嫁入杨家,也不算亏待了杨家。”
杨玉珑垂下眼帘,语气里透着一丝无奈:“父亲,我懂。”
“我们身为臣子,只有服从。更何况,芷月公主虽是外族,却是个难得的女子,那日在朝堂上,为父虽看不大清,但感觉她是个面善之人。日后,你与芷月公主之间姐妹相待也未尝不可。”杨父的目光里带着一丝期待与不舍。
杨玉珑无奈地抿紧双唇,心中那微弱的抗争之火逐渐熄灭。她正要回应,忽听门外传来通报声:“安平公主驾到!”
杨父与杨玉珑皆是一愣,正欲起身相迎,便见安平公主已缓步走入厅中。
“臣参见公主。”杨父忙行礼。
安平公主抬手示意杨父起身,语气平静且带着几分威仪:“杨大人不必多礼,我今日前来,只想与玉珑一叙。”
杨父微微点头,识趣地退到一旁,只嘱咐一句:“玉珑,莫失礼于公主。”
安平与杨玉珑缓步走入园中,一路无言,唯有微风拂过竹林,沙沙作响。
待走至一处湖边,安平停下脚步,转身看向杨玉珑。她的目光如一潭幽深的湖水,平静中暗藏波澜:“玉珑,这门亲事,你可真愿意?”
杨玉珑微微一怔,随即低下头,淡然道:“公主,此事非我所能选择,是天后的旨意,我身为臣子,只能听命。”
安平的目光未曾移开,像是在试图看透她的内心:“你真的甘心吗?”
杨玉珑沉默片刻,终是抬起头,目光坦然:“忠孝为先,这是我从小的教训。公主,芷月公主虽为北境之人,但她是个值得敬佩的女子,我与她联姻并非不可。”
安平的心陡然一沉,胸口像被什么东西压住,难以呼吸。她看着杨玉珑的眼神,像是藏着无数未曾出口的心事,却终究没能说出口。
“值得敬佩?”安平的声音低了几分,目光中透着一丝自嘲,“玉珑,你是真的愿意接受这桩婚事,还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屈服?”
杨玉珑看向她,语气坚韧:“公主,我是杨家之女,也是一名将士。肩负的责任从来不允许我有退路。”
安平低头沉思,长长的睫毛在阳光下投下一道微弱的阴影。片刻后,她忽然轻笑一声,笑容里却满是苦涩:“也是,在你的心里,忠孝与责任永远重于一切。”
杨玉珑听出她话中的失落,心中泛起阵阵酸涩,却只能默然。
安平抬起头,目光直视杨玉珑,带着从未有过的决然:“玉珑表妹,你可知本宫更在意你本心的选择。”
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却依旧努力保持平静,“玉珑,你这一生从未为自己活过,可有一天,你是否会后悔?”
杨玉珑看着眼前的安平公主,一时语塞,喉间像被堵住般难以开口。
安平公主看着她沉默的模样,心中无奈一叹。她收敛了情绪,缓缓道:“罢了,既然你早已做好决定,本宫也无意再多言。但玉珑,无论如何,你的幸福,至少该由你自己争取。”
说完这句话,她转身离去。杨玉珑望着安平离去的背影,心中复杂而沉重,眼神里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安平公主坐在回宫的马车中,低头看着手中的帕子,指尖紧攥着帕角,像是要将它揉碎。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